人生建議:別反芻
你的思想是否已經被反芻思維劫掠?
“我真的不應該在上次會議上那樣發言的。我說的話聽起來一定很愚蠢,同事們肯定都在背后笑話我。”
“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我應該換個方式表達的,或者干脆不說可能更好。我現在都不敢面對他們了。”
“我當時的表情一定很尷尬,他們一定都看出來了。”
你被過去的遺憾、失誤、后悔、憤怒所束縛,反芻思維潛入你不安的心靈,剝奪了你享受當下的能力。
接下來就由鄭州大學附屬腦病醫院(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八科王增光醫師來為大家介紹什么是反芻思維,應如何避免這種思維模式。
反芻思維是一種對負面情緒本身及其可能原因和后果的反復思考。這個概念采用了一種比喻性的表達,就像反芻動物一樣把早已消化的念頭不斷地拿回來反復考量。
如果經常把消極的想法和情緒“反芻”到大腦里,反復進行消極思考,就會大量消耗我們的心理資源,導致焦慮、煩躁、失眠等問題。
但王醫生表示:
反芻思維具備持久停留能力的原因,是因為與我們當下的「感受」一致。感受的力量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強大的多。
感受源自想法,而行為源自感受。那些阻礙你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不是疾病和其他人,真正導致你重復反芻和焦慮的是你的感受和想法。改變想法才會改變感受,隨之調整行為。
改變反芻思維是一個逐步的過程,需要時間和持續的努力。王增光醫師教你幾招:
認知重構:通過識別和挑戰消極的思維模式,將其轉化為更積極、更現實的思維。這包括學會識別“反芻思維”的跡象,如過度擔憂、反復思考過去的錯誤或失敗,然后用更積極的視角或更實用的解決方案來替代這些消極思維。
正念冥想:正念練習有助于個體以非評判的態度觀察自己的思維和情緒,而不是被它們所控制。通過正念冥想,個體可以學會接受當前的情緒狀態,而不是試圖改變或逃避,從而減少反芻思維。
行為激活:通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或興趣愛好,增加積極情緒的體驗,從而減少對負面情緒的過度關注。行為激活強調行動對情緒的積極影響,鼓勵個體走出反芻思維的循環,投入到實際的行動中。
王增光醫師寄語
反芻只會耗干你的精力,內耗只會瓦解你的信念,凡事不掛心頭,才不會形容枯槁。心中少些思慮,才能活得輕松。正如馮唐所說:“我不多想了,就幸褔了。換言之,幸福就是不多想。”
(來源:駐馬店市社會心理服務體驗中心)
責任編輯:王冰之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