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形式主義作業扭曲教育“初心”
□ 李紫薇
暑假即將結束。在很多孩子的作業清單中,少不了主題豐富的手抄報。荒謬的是,在網絡上這張小報竟成了熱門生意,明碼標價,銷量達數十萬,買家多是家長。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本就飽受詬病,如今又變成商業“外包”,令人深思。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機械抄寫類作業少了,素質教育類作業多了。然而不少素質類作業尤其是手抄報,上了學校展板、編入競賽PPT、進了材料匯編,作為學校向督學、上級部門匯報工作業績的證明。如此一來,不少家長發現,手抄報交了就行,好看就行,至于實際上是怎么來的,大家都看破不說破。
作業,是課堂教育的延伸,目的是讓學生鞏固知識、掌握技能。因此,決不能讓形式主義扭曲作業的教育“初心”。
布置作業時,要考慮孩子究竟需不需要做、能不能完成,是不是真的有利于成長。檢查作業時,也要思考孩子是否有興趣、有沒有用心,讓孩子真正有收獲、有啟發。
作業中的形式主義,需要從更深層次剖析。交上即做過,看過即學會,好看即優秀,甚至不管是不是學生本人做的……這些現象背后是跑偏的教育評價體系在“作怪”。不少地方在評價學校和老師時,過度強調指標和排名,導致量化指標越來越細,表面文章的考核層層傳導,讓學生作業也卷入了這場激烈的“內卷”和“空轉”。很多教育工作者心知肚明,卻又無力回天。
整治學生作業中的形式主義,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改進對學校和教師的評價,破除拼指標、賽排名的不良傾向;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學校和教師的教研能力,提升對高質量作業的認知,布置出高質量作業,并建立管理、監督機制,讓專業人士多參與、孩子能說話、家長能投票。
最重要的,還是要繼續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尤其在假期,給孩子留出更多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強壯身體,奔向山水和田野投入大自然,加入社會實踐增長閱歷,承擔勞動任務磨練心性。處處可成長,體驗即收獲。
(新華社太原8月30日電)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