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山里走出的蛋糕師劉洪濤,誠以待人、信以立身,傳遞人間大愛和溫暖
從大山里走出的蛋糕師劉洪濤,誠以待人、信以立身,傳遞人間大愛和溫暖——
蛋糕里藏著的詩和遠方
記者 劉金霞 許偉
200多公里,是確山縣竹溝鎮偏遠山村到省城鄭州的距離;24年,是劉洪濤這個從大山里走出的孩子涅槃重生奮斗出彩的歲月歷程。
劉洪濤拿出烤好的面包。
從一名山村少年成長為一名譽滿省城的蛋糕師和一家品牌連鎖蛋糕店的店長,生在確山,學在鄭州,奮斗在鄭州,劉洪濤通過一枚枚用誠信和良心烘焙而成的美味蛋糕,征服了人們的味蕾,贏得了交口稱贊。
煙火中謀生,夢想一路生花。劉洪濤說,做蛋糕是生活,也是愛好,那里面有他的詩和遠方。
初心篤定:有夢想才了不起
憨厚的笑容、筆直的身板、微微花白的頭發,日前,記者采訪了“河南好人”、蛋糕大師劉洪濤。
1983年5月,劉洪濤出生在確山縣竹溝鎮一個叫堰塘莊的小山村,兄弟3人,他排行老三。“山區土地貧瘠,糧食產量較低,生活入不敷出,時常陷于貧困交加的境地。”劉洪濤清楚地記得,讀小學的時候,他因家庭貧困成為一名“希望工程男孩”。一些好心人捐贈的衣物猶如雪中送炭,成為劉洪濤童年生活的溫暖記憶。從那時起,劉洪濤就在心中種下了回報社會、傳遞愛和善良的美好種子。
劉洪濤愛心助學捐贈儀式現場(資料圖)。
劉洪濤至今仍清楚地記得自己在生活困窘之際,一些好心人帶給他的溫暖和感動。“記得剛到鄭州打工時,由于身無分文,我常常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有一次我蹲在路邊等活兒時,一位好心人看我實在可憐,就買了一碗胡辣湯、一個饅頭給我,還給我留了幾塊錢。”看著面前簡單的餐飯,劉洪濤感激的同時默默許下諾言:“在生活好起來后,我一定竭盡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可是,什么才是想要的生活,自己又能干成什么呢?這一切對于處于人生低谷的劉洪濤而言實屬難料。但心中有個聲音一直提醒他要力爭上游,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有一次干完零活后,劉洪濤路過一家蛋糕房。看著櫥窗里的奶油蛋糕,他直流口水,心想自己如果能在這樣的店里當一名蛋糕師該多好?。C緣巧合,一次在勞務市場等活兒時,鄭州祥龍食品公司恰好招聘員工,劉洪濤被老板相中,從此開啟了蛋糕師的進階之路。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從大山里走出的孩子最不缺乏吃苦耐勞、踏實善良。劉洪濤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步步成為面包熟練工、面包技師、高級技師。這段經歷,讓劉洪濤既飽嘗生活之苦,又學到很多生存的技能,這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0年9月,劉洪濤擔任福晶園食品店店長,專門生產、制作和銷售面包、蛋糕、月餅、點心等食品。劉洪濤深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信譽是企業或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無形資產”。多年來,劉洪濤憑借誠信經營贏得了眾多合作伙伴的信賴和尊重。他先后獲得“確山縣脫貧攻堅文明之星”“確山縣十大優秀青年”“確山縣十大道德孝善文明之星”“駐馬店市優秀共產黨員”“駐馬店好人”“鄭州市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2022年,劉洪濤被評為“河南好人”。
履約踐諾: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做人要講良心,做食品要講誠信”,這是劉洪濤的承諾,也是他日常的行為準則。作為福晶園食品店的高級技師和店長,講良心重誠信、把事做到實處是劉洪濤的立業之基。劉洪濤帶領面包師構建了“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流程可視、責任可究”的全域化質控體系,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從擔任店長的第一天起,劉洪濤就堅守誠信做食品的道德底線,堅持“每一個面包都是給家人享用”的標準,確保衛生和放心。在食材原料、面包口味、店鋪衛生等每一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細致入微。劉洪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誠信”二字的分量,凡是對顧客承諾過的事,他都會履約踐諾。
商場如戰場。劉洪濤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是個“不講人情”的人,原料如果不過關,哪怕供應方是親戚朋友也絕不通融。
有一次,常年給他們供貨的客商將一批即將過期的純牛奶送到了面包店,劉洪濤發現后當場制止??蜕探o了劉洪濤5000元紅包,被他拒絕。客商說他不懂變通,劉洪濤二話不說,當即決定不再與其合作。
還有一次,劉洪濤的一個做食品批發的親戚,得知他在鄭州開蛋糕店后,想方設法讓他從自己那里購買白糖、牛奶等產品。但通過考察,劉洪濤發現親戚店內的產品不僅價格高,而且質量也不能讓人滿意,就拒絕了合作。為此,雙方很多年沒有來往。
“誠信經營要體現在每一件具體的實事上。”劉洪濤恪守誠信的經營之道,不僅讓顧客感受到了尊重,也讓店員深刻領悟到了“誠信”二字的分量。
多年來,劉洪濤始終牢記并踐行誠信經營的承諾。2024年4月的一個周末,他準備開車為一家幼兒園運送面包時,突然接到愛人的電話,說自己闌尾炎發作,疼痛難忍,要他立即回家送她去醫院。為了保證幼兒園的孩子們按時吃上面包,他一邊安慰愛人先吃點止痛藥,一邊加速趕往幼兒園。將面包送到幼兒園后,他才返回家送愛人到醫院治療。
劉洪濤誠信經營,制作的面包口感獨特、品質過硬、信譽良好,很受消費者歡迎。為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2008年,他創辦了鄭州米莎吉諾蛋糕店。目前,該店已為30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提供了就業崗位。
真誠守護:用誠信回報社會
“越善良,越幸福;越感恩,越美好”“干大事,干小事,當下美好幸福就好……”在劉洪濤的蛋糕店內,類似的企業文化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疫情期間,劉洪濤的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幾十萬元貨款無法收回,十幾家面包店關門,企業資金鏈面臨斷裂,員工工資和供應商貨款支付都成了問題。為了籌集資金,劉洪濤變賣了自己的愛車,甚至向親戚朋友借款,只為確保員工工資準時發放,供應商貨款及時結清。
作為公司的老員工,王芳對那段艱難時光記憶猶新。她回憶道:“那時有一家公司欠我們幾十萬元貨款一直追不回來,當時我們資金非常緊張,可以說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然而,令所有員工都感動的是,劉洪濤寧愿借款背債,也要保障員工的生計。我們對此很感激,更加堅定了對企業的信心。”
2017年的一天,一名叫張紅的顧客在劉洪濤的店買面包后離開時,不小心把包落在了店中,包里有身份證、駕駛證、銀行卡及2000多元現金。劉洪濤交代店員妥善保管,等待失主返回,可一連幾天都不見人來。劉洪濤按照身份證上的地址輾轉找到張紅的聯系電話后,將對方的財物完璧歸趙。拿到失物的張紅連聲道謝,并送來了一面錦旗。多年來,顧客遺落財物在店里是常事,但無論是一把雨傘還是價值數萬元的貴重物品,劉洪濤及其員工每次都想盡辦法物歸原主。
劉洪濤,這個走出大山24年的男人,自始至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真誠守護著身邊人,也關注著山里的老人和孩子,他沒有忘記需要幫助的家鄉人,總是在盡其所能地多做事、做好事。
在確山縣竹溝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提及劉洪濤,生活在這里的33位孤寡老人沒有不稱贊的。
養老院院長宋進軍告訴記者,劉洪濤是這里的常客,逢年過節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平時他也會時不時攜帶水果牛奶等生活物資前來探望。“身體好不好”“伙食怎么樣”“天氣熱不熱,空調足不足……”每次來,他都與老人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健康情況。
“洪濤年年都給咱竹溝敬老院送溫暖,過年時送米送面,端午節時送粽子等,真是我們的好孩子。”67歲的袁海亮清楚地記得劉洪濤與老人們之間的故事,“來的次數多了,我們都認識他,跟他很親近。”
“自己淋過雨,總想給別人撐把傘。”劉洪濤說,“對他人苦難的理解和同情,也是對自己曾經苦難的一種釋放和治愈。”
堅守夢想,把愛傳遞給更多人
對于從貧困山村走出來的劉洪濤來說,愛和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隨著時間流逝只會愈加厚重。
劉洪濤時刻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面對突發的洪水災難,他樂善好施,一次次捐款捐物;國慶節臨近,為表達對英雄的尊崇,他聯合媒體,舉行為老紅軍、老戰士送愛心活動;對于患病兒童,以及考上大學的困難學子,他一次次慷慨解囊,幫助他們治病求學。
2014年3月,劉洪濤捐助了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大學生,同時捐助了家鄉駐馬店的3名貧困兒童。2019年,他代表鄭州市青聯委員會慰問鞏義市李窯小學,助力莘莘學子圓夢。2023年8月,確山縣竹溝鎮6名困難學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劉洪濤第一時間驅車趕回家鄉,為每名學子捐贈助學金2000元,并帶動身邊好人捐資助學。
如今,劉洪濤已資助學生10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大學畢業,成為各行業各領域的棟梁。
有人說,這些年劉洪濤吃虧的事干得太多。他自己卻說:“我是黨員,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企業想的也不應該只是利潤,更重要的是信譽、服務和責任。”
對于未來,劉洪濤說:“烘焙代表著一種幸福,傳遞著一份愛心。我會一直堅守誠信經營原則,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將愛的蛋糕持續做下去,讓更多人品嘗到美味和幸福。”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