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向新圖強 天中蝶變
記者 周 由
夏去秋來,靜候收獲。
8月16日,位于高新區的中國藥谷“超級工廠”,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杭州東岸生物、誠美生物、金海鯤科技等高精尖醫藥企業紛紛在此落戶發展。
同樣發生變化的還有驛城區,鵬輝大圓柱鋰離子電池項目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市在生產大圓柱三元鋰電池上實現突破。
產業鏈企業達140家,分別較去年、前年增加25家、59家;產值達135億元,分別較去年、前年增加25億元、60億元。不知不覺間,全市新能源產業集群已蔚然成勢。
……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突出“593460”發力方向,在補短板揚優勢上持續發力,項目支撐更加強勁、產業發展厚積成勢、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現代化駐馬店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當下的天中大地,一個個新項目,一處處新變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寫下向新圖強、蓄勢蝶變的生動注腳。
激活發展源動力
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將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擺在“十大戰略”之首,市委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問題、做決策、抓發展,于無聲處開新局、謀新篇。
——創新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今年以來,新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2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0家,分別增長30%、35%;新認定中原學者工作站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9個,均居全省第一方陣。
——研發平臺建設持續推進。壩道工程醫院地下生態儲糧示范庫建成運行,省醫學科學院駐馬店基地揭牌成立,駐馬店智慧島互聯網科創中心、科創新城均已開工建設。
——科技創新人才加速匯聚。今年以來,柔性引進院士2名,累計引進院士31名。同時,聚焦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食品等15條重點產業鏈,組織市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博士到提出需求的工業企業“把脈問診”,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科技研發創新成果顯著。超薄鋰電隔膜、復合材料制動鼓、建筑防水防護、智能桿塔等產業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前列;小麥、玉米、花生、芝麻等品種選育水平全省領先。
一條條務實舉措,帶來的是傳統產業增量釋放、新興產業活力增強、未來產業潛力提升;一個個關鍵數據,在不同維度上見證了新動能、新產業的加速成長。
項目為王聚合力
創新驅動顯成效,帶來的是新產業增勢強勁、新優勢加快塑造。
以“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為牽引,駐馬店讓項目鏈接產業,助力提升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簽約“播種”,到開工“生長”,再到投產“收獲”。駐馬店壓茬推進、接續發力,滾動實施“三個一批”項目393個,總投資4378.9億元。
一個項目“鏈”出一片產業,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發展。隨著項目落地開工、建成投產,我市“九大產業集群”日益壯大、煥發出璀璨光芒。
現代醫藥集群攀高逐新。中國藥谷“超級工廠”建設成效顯著,一期開園入企、二期加快推進,全部建成后可入駐生物醫藥企業30家。
新能源電動車集群筋強骨壯。驛城區發展動力電池研發、總裝,高新區發力新能源電池上游化工材料,遂平縣發展鋰電池智能隔膜,汝南縣發展正負極材料、結構件,泌陽縣補齊中游模組、電子器件……百花齊放、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日趨成型。
與此同時,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現代化工、服裝制鞋、綠色建材、節能環保、戶外休閑等產業集群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形成發展壯大、能級躍升的良好態勢。
新型工業化吹響“沖鋒號”。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傳統產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正在逐步構建,駐馬店制造的核心競爭力正在不斷增強。
擴大開放添活力
在駐馬店鐵路物流基地,一箱箱外貿產品“拼單”匯總,搭上鐵海聯運班列“通江達海”;
駐馬店公共保稅中心內,一批批跨境電商貨物快速通關、“買賣全球”……
如果創新是發展的引擎、產業是發展的燃料,那么開放就是點燃引擎必不可少的火種。
如今的天中大地,一幅風生水起、蹄疾步穩的對外開放新畫卷躍然呈現。
這里的開放通道越來越大。駐馬店至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班列穩定運行,形成快捷高效的貨運出口新通道。今年以來,發送鐵海聯運班列200多列、標準集裝箱1.3萬個。
這里的開放基地越來越多。成功創建平輿縣戶外休閑國家級外貿轉型省級基地,泌陽縣食用菌、確山縣文化體育用品(提琴)、西平縣農業機械、西平縣服裝4個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這里的開放環境越來越好。中國通用、中國中化、華潤集團、中國中藥控股等“國字號”企業紛紛入駐;駐馬店海關提供“一對一”幫扶指導,實施減材料、減跑路、壓時限措施,企業備案審核即受理秒辦結,有力助推企業搶市場、搶訂單。
如今的駐馬店,正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未來。
改善民生展魅力
秋日天中,景色撩人。
宿鴨湖畔,鳥兒歡快鳴唱,魚兒自由游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躍然紙上;清河湖邊,休閑散步的市民感受著天高云淡的美好,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既提產業發展之“質”,又提城市功能之“質”,駐馬店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一份份民生清單變為百姓的幸福賬單。
看就業,今年以來,推動新增技能人才11.99萬人,城鎮新增就業4.99萬人,農村轉移勞動力3.8萬人。
看教育,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309所,新增學位21.8萬個;2024年全市計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80所,預計新增學位5.23萬個。
看醫療,推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達21個;鄉鎮衛生院從原來診治的70多個病種增加至現在的100多種。
看養老,今年以來,積極推進床位使用率低于40%的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具有全日托養、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區域協調、服務轉介等功能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全力守護最美“夕陽紅”。
看生態,市中心城區“八縱九橫二渠、七帶五連四濕地”的水生態格局日趨完善,“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的美好期許如約而至。
為民生加碼、為幸福加油、為生活加溫……駐馬店的城市魅力在提升、形象氣質在蝶變、精神面貌在鼎新。
歲序常易,華章日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號角已經吹響,駐馬店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點之上。廣大天中兒女將以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駐馬店實踐新篇章。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