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洪人民法庭:深耕訴源治理 化解矛盾糾紛
通訊員 張小云 聶仲毅
上蔡縣人民法院西洪法庭位于上蔡縣西洪鄉,轄區包括西洪鄉、百尺鄉、華陂鎮、小岳寺鄉四個鄉鎮,現有員額法官1名、法官助理2名,聘用制書記員1名。西洪法庭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充分發揮人民法庭靠近鄉村、貼近群眾的優勢,延伸人民法庭職能,堅持能動履職,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把司法審判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在基層、在訴前,社會治理效能得到明顯提升。2023年,共受理案件743件,審結731件,結案率98.38%。
打造“西”事寧人 洪潤鄉“楓”工作品牌
將“品質司法”理念貫穿品牌建設始終,將家庭和睦、鄰里和諧、鄉民團結作為辦案目標,通過融情于法、寓教于審的方式,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打開心結,最終消除誤會,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守護一方,“西”事寧人。積極落實判后答疑工作機制,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代替法言法語,幫助當事人正確理解判決和裁定內容,既解法結又解心結,讓訴訟雙方口服心也服,弘揚洪潤鄉“楓”,將法治光輝浸潤群眾心田。
設立溫馨法官工作室+楓橋調解驛站
緊緊抓住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的有利契機,聚全庭之智,舉全庭之力,緊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問題清單”作為“履職清單”,將“履職清單”做成“滿意清單”,把“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聚力聯動,聚指成拳,織密維護基層穩定的“防護網”。充分發揮法官工作室和楓橋調解驛站的司法能動調解功能,將法治思維、司法服務主動送到群眾家門口。法官通過“曉之以理”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有效實現糾紛的預防化解,贏得居民信任。同時,將法治力量融入基層治理并更加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強化法治理念,明晰尊法守法的價值取向,厘清執法司法的路徑選擇,樹牢懂法用法的法治意識。”
巡回審判進鄉村 當庭調解潤鄉風
西洪法庭不斷豐富、拓展、延伸巡回審判的模式載體和司法服務內涵,持續弘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精神,以巡回法庭為抓手,始終堅持能動司法,主動探索符合本地區特點的司法便民利民惠民舉措,精準對接不同群眾司法需求,不斷創新發展巡回審判新模式,積極打造更加貼合基層群眾實際和需求的巡回法庭,努力實現“把公平正義送到每一個角落、把訴訟服務覆蓋到每一片土地”,堅持用法治力量守護轄區平安,堅守轄區安定祥和。
“庭所共建”聚合力 訴調對接化解糾紛
“庭所共建”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是基層化解糾紛“治未病”的創新之舉。西洪法庭與派出所、司法所共同發力,大力推動“庭所共建”聯動聯調工作機制落地落實,著力構建“聯動聯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糾紛同調”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從源頭上減少訴訟案件增量。開展“庭所共建”活動,符合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發展方向,為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必將有力推動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上蔡縣人民法院西洪法庭致力于創新辦案方式,將自身打造成基層治理的“橋頭堡”,深化訴源治理,聚力多元解紛,在工作中立足當地鄉情、村情,牢固樹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理念,精準把握職能定位,為轄區鄉村治理現代化貢獻司法“治”“惠”,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讓“小法庭”展現“大作為”。
責任編輯:徐小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