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聚焦”筑巢引鳳 鍛造“西平金剪子”
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武 琦
近年來,西平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593460”發力方向,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總基調,緊盯“凝心聚力、實干興西”總目標,突出黨建總引領,扎實推進“十縣建設”,明確“項目為王”理念,充分發揮產業基礎優勢、交通區位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做好“四聚焦”,以產業鏈帶動人才鏈、以人才鏈賦能產業鏈,吸引集聚紡織服裝人才,打造“西平金剪子”品牌,推動西平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聚焦雙招雙引,提升產業科技賦能優勢。西平縣大力推進“創新助縣”建設,按照“招商與招才并舉、引資與引智并重”思路,落實“2+20+N”工作機制,先后出臺有關文件,采取項目合作、兼職、有償咨詢、參與技術診斷與設計、考察講學、擔任業務顧問等方式,面向國內外多渠道、多形式引進人才。加大靶向引才、以才引才力度,通過“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大使”“高校青年引才大使”、知名人士等資源優勢,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推介西平、宣傳西平,做大西平“朋友圈”,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走進西平、投資西平,吸引集聚更多優秀人才來西就業、興業、創業,實現產業發展和人才集聚的互促共贏、雙向驅動。先后吸引阿爾本、中哲、上海京嶸等50家國內知名企業落戶,成為夢舒雅、海瀾之家等知名服裝品牌代加工基地。
聚焦產教融合,提高訂單人才培養質量。西平縣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和黃淮學院深度合作,共建“嫘祖服裝智能制造學院”,探索“產教融合、校政企合作、訂單培養”協同育人創新辦學模式,校政企合作培養高技能、實用型、復合型、創新性高素質服裝智能制造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充分發揮校政企各方優勢,促進服裝智能制造相關專業建設及科研發展,努力把“嫘祖服裝智能制造學院”打造成服裝行業的人才培訓基地。自2020年起,每年舉辦“626中國服裝直播日暨助力河南服裝產業——服裝品牌直播大會”等活動,把課堂搬到企業、把企業案例移至課堂,促進學校與市場無縫對接,保障學業與就業對口轉換,擴寬學生創業、就業渠道,精準培養技能人才,更好地推動服裝產業轉型升級,服務西平經濟發展需求。
聚焦平臺搭建,激發產業人才創新活力。西平縣聚焦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立工作專班,把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作為“書記工程”“發展工程”“惠民工程”,把工作精力向產業發展集中、資源要素向產業發展集聚,持續推動產業發展壯大,著力打造全國紡織服裝文化彰顯區、體驗地和示范園。在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規劃建設5.3平方公里的嫘祖服裝新城,建成智尚工業園、商務中心、專業市場、智造工廠、現代物流、生活社區六大功能區,為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提供堅實完備的基礎支撐。盤活低效土地180畝、閑置廠房2萬平方米,建成標準化廠房102萬平方米,為企業提供“拎包入駐”條件;以個性化金融產品為企業發展賦能,探索企業訂單融資,累計融資10.9億元用于智能針織產業園建設,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榮獲“2023年河南開發區建設金星獎”。
聚焦技能培訓,壯大本土產業人才隊伍。西平縣依托“人人持證 技能河南”建設,實施“萬名服裝產業工人培訓計劃”,大力培訓紡織服裝產業工人,在各鄉鎮設立“衛星工廠”,解決制約針織毛衫企業縫盤工不足問題,累計培訓員工3100多人,“西平金剪子”被定為全省首批區域人力資源品牌。著眼“線上經濟”,大力培養電商營銷人才,通過舉辦電子商務師、互聯網營銷師等專業技能培訓,開展服裝大秀、網絡直播大賽等現場活動,孵化電商人才1800多名,一批傳統服裝企業實現電商化改造,龍頭示范作用顯著。大力推進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推進引才待遇、培養培育、激勵關懷等制度落實,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大力吸引“五士”人才向西平縣流動集聚,為持續叫響“西平金剪子”品牌提供堅實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至目前,全縣共有紡織服裝生產企業6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家,年產各類服裝8000萬件,年產值50億元。西平先后獲得“國家紡織服裝產業轉移試點園區”“國家智慧型紡織產業園區試點”“中國紡織服裝人才交流培訓基地”“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河南省服裝名城名鎮”等榮譽,在2023年中國紡織人才大會上被評為“中國紡織現代化人才建設優秀產業集群”。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