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勾勒出女性的成長弧線
【視聽觀察】
隨著“北京大視聽”重點文藝精品電視劇《玫瑰的故事》熱播,劇中塑造的以黃亦玫為代表的新時代女性形象,引發了觀眾的關注和討論。實際上,不只是《玫瑰的故事》。近年來影視創作者深入探討女性在人生廣闊空間中的生存發展,使熒屏上的女性形象由簡單的家庭角色擴展至更為豐富多元的職場乃至社會層面,展現了她們對生命價值的探索和對人生理想的追求。這一現象值得關注。
女性題材之所以受到大眾喜愛,主要是由于其所表現的內容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能夠通過展現普通女性的生活困境、情感探尋和人生抉擇,為觀眾提供情緒價值、情感寄托。然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女性題材影視劇往往局限于男性敘事框架中,將女性塑造成男主人公的依附或配角,缺乏獨立性,導致觀眾難以實現共情。近年來,眾多影視創作者逐漸將創作視野轉向成長主題,開始關注女性在家庭、職場、社會中面臨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展現她們獨立自主、勇敢追夢的形象。如《南洋女兒情》塑造歷史上華人女性在南洋的奮斗群像——她們戴著“紅頭巾”在工地做工,經歷諸多波折和艱辛,卻始終保有追尋更好生活的夢想;《風吹半夏》呈現時代巨變下草根女性的創業史,用女性勵志故事描繪出那個對熱血夢想照單全收、英雄不問出處的年代;《外婆的新世界》將鏡頭對準老年女性,讓當了一輩子“軟柿子”、為家人默默奉獻的外婆在“公路片式”的敘事中探尋內心,重識自我,找到屬于自己的價值;《繁花》地域氣息濃郁的呈現中,一個個勇敢無畏的女性形象如“百花盛開”,姹紫嫣紅……這種趨勢的演變不是類型發展的巧合,而是時代發展的回響——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更多人生發展的可能性。
《玫瑰的故事》也在塑造個性鮮明而獨立的女性人物上下功夫,成功塑造了黃亦玫這個鮮明的形象。不管是初入職場經歷磨煉后,決定重返校園求學深造,還是婚姻失敗后創業,在藝術策展領域打出一片天地,或是痛失靈魂伴侶后,逐漸走出消沉,活出人生精彩,劇中表現黃亦玫從花樣年華到不惑之年的多個人生橫切面,描繪她在不同階段的困惑、覺醒和轉變。在從迷茫到清晰、從苦澀到領悟的過程中,一個敢愛敢恨、堅忍勇敢、積極向上的女性形象愈加鮮明。
與此同時,影視劇中的女性不再被定義為某個特定的身份或角色,而是隨著敘事視角的開闊,展現她們更加豐盈飽滿的精神世界。《玫瑰的故事》中,黃亦玫始終在尋找自己、完善自己,大膽地追求事業、愛情與自由。面對充滿挑戰的職場,她擁有敢于試錯的勇氣;面對不幸的婚姻,她能果斷止損,堅定地開始新生活。劇中對蘇更生、姜雪瓊、白曉荷、關芝芝等女性形象的刻畫,也成功展現了女性在不同境遇下的從容、溫柔、堅定。白曉荷擁有令人艷羨的家庭背景,卻不為物質所累,心向科研,追求精神的富足;蘇更生為努力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心理的負面影響,將壞事做盡的繼父送上法庭;女強人姜雪瓊在前夫病危之際,義無反顧地放下事業,陪伴他走完最后一程……這些女性角色同樣突破了傳統的扁平化刻畫,具有自信、獨立等品質。這些深層次的女性表達是當代女性對自身價值認知的深度探索,也是對女性主體性和獨立性的生動詮釋,不僅能使觀眾在情感上獲得慰藉和支持,也能夠幫助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對自我認知、社會反思和情感觸動的觸發點。
女性題材影視創作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它憑借真摯的情感表達、深刻的社會觀察和現實主義的呈現方式,為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亮麗的“她風景”。未來,創作者應當進一步挖掘女性對生活、生命、世界的獨特見解,書寫生動溫暖的“她故事”,呈現取材于現實生活,更豐富多元的“她形象”,真正讓新時代的“她價值”深入人心。唯有如此,女性題材影視創作才能不斷煥發新的活力。(作者:樊榮)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