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特色種植促豐收 村民增收甜心頭
記者 劉永奇 通訊員 周子翔 周金高
近日,在上蔡縣蔡都社區梁飛種植專業合作社甜糯玉米種植基地,100多畝甜糯玉米陸續成熟,迎來采摘上市期。走進田間地頭,記者看到一排排玉米植株郁郁蔥蔥,一個個玉米棒穗飽滿鮮嫩。工人們在地里來回穿梭,忙前忙后地采摘、裝筐、搬運、裝車……一片忙碌好“豐”景。
玉米豐收
“我們的糯玉米已經成熟了,口感好,產量高。每五顆有四顆是糯的,一顆是甜的,吃起來口感軟糯香甜,最適合老人孩子吃。現在糯玉米種植園每畝種植3500株糯玉米,每畝產量可達5000斤,一上市就非常受大家的歡迎,每天有上千人前來采摘。每天的甜糯玉米都是提前預訂,現場采摘后馬上發貨運送。這批甜糯玉米收獲完后,我準備種植第二批甜糯玉米。”合作社負責人梁飛說。
據了解,正常情況下,每畝甜糯玉米能收獲3500個玉米棒,一個棒子1元。種植甜糯玉米比其他農作物多收入1500元左右,利潤大、效益高。
以前,合作社主要種植西紅柿、黃瓜、土豆、豆角等傳統經濟作物,但受天氣、市場等因素影響,效益時好時差,從而影響合作社的收入。2022年,梁飛為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育特色種植產業,增加收入,以培育新興產業為抓手,開始種植甜糯玉米,拓寬特色農業種植途徑,不斷推進甜糯玉米產業化發展。
同時,為了拓寬甜糯玉米的銷售渠道,梁飛轉變銷售思路,依托農業信息化平臺、抖音直播,借助“線上+線下”電商新模式,通過各種網絡平臺發布銷售信息,采取線上訂購、線下配送的方式實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為鄉村經濟注入新活力。
在上蔡縣,像梁飛一樣依靠種植大棚蔬菜致富的人不在少數。近年來,上蔡縣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依靠政策扶持、典型帶動、技術跟蹤服務等有效措施,推廣“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大力發展多種特色種植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