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探月新一步 中國航天新起點
摘要: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2035年前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一份爭分奪秒的時間表,更新了中國探月的任務書。月球是人類向宇宙進發的第一站,月球探測之后,更有深空探測不止步。嫦娥六號搭載4臺國際載荷,開展了務實高效的國際合作;
□ 董瑞豐 宋 晨 徐鵬航
6月25日,嫦娥六號在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返回。這是人類探月邁出的全新一步,也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志性成果。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類開展了100多次月球探測、10次月球正面采樣返回,但月球仍有諸多未解之謎。月背因路途險阻,鮮有人類涉足,更是蒙著神秘“面紗”。
勇于創新,方能闊步前行。
嫦娥一號拍攝全月球影像圖,嫦娥四號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正面月壤,嫦娥六號如今采回月背樣本。一個個中國“首次”、世界“首次”,持續闖向科技創新“無人區”,不斷拓展著人類的知識厚度。
借助這次采回的月背樣本,科研人員可以對比此前月壤,深化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多項研究同時開展,還將為不同學科的基礎前沿注入新鮮力量。全世界都在期待,這份“珍寶”能為人類探索自然奧秘帶來更多驚喜。
善于創新,方能行穩致遠。
從載人航天“三步走”到探月工程“三步走”,數十年來,中國航天人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干,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只爭朝夕、埋頭苦干,一步一個腳印把遠大目標逐漸變為現實。
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建設科技強國的一條重要路徑。以嫦娥六號為代表的中國航天事業,正在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是什么”“怎么走”作出生動詮釋。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
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2035年前建成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一份爭分奪秒的時間表,更新了中國探月的任務書。月球是人類向宇宙進發的第一站,月球探測之后,更有深空探測不止步。
仰望星空,更覺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科技進步是世界性、時代性課題,唯有開放合作才是正道。
嫦娥六號搭載4臺國際載荷,開展了務實高效的國際合作;嫦娥七號將搭載6臺國際載荷;嫦娥八號國際合作機遇繼續開放……同命運、共夢想,中國人逐夢太空的大門一經打開,全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就不會停止。
向著星辰大海,勇攀科技高峰的中國,必將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