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頻跳?可能是面肌痙攣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捷 通訊員 柳澤彬)眼皮跳不僅是“吉兆”,也可能是疾病“先兆”。48歲的宋女士30歲時,就發現左邊眼角時不時會跳動。從陣發到頻發,從偶爾一次到一天數十次,從生理到心理,宋女士深受困擾。
18年來,宋女士嘗試了無數方法,做過針灸試過理療,吃過民間偏方,都沒有效果。朋友們還調侃她,左眼跳財,右眼跳挨,她是要發財了。
近日,宋女士偶然聽說“面抽”,是血管壓迫到面部神經,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可以使用電生理監測技術治療,于是來到該院。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主任李力為宋女士做了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初步診斷為面肌痙攣。入院第一天,完善檢查后,發現宋女士小腦前下動脈與面神經關系密切,是導致她面肌痙攣的原因。
面肌痙攣是什么?
面肌痙攣大多數是以單側面部肌肉不自主、陣發性抽搐為特征的一種常見病。典型面肌痙攣一般開始于眼輪匝肌的短暫陣攣性運動,并持續數年蔓延至面部其他肌肉。而非典型面肌痙攣是指痙攣從下部面肌開始,逐漸向上發展,最后累及眼瞼及額肌。多數在情緒激動、緊張時易誘發,且病情呈進行性加重。盡管面肌痙攣無生命危險,但患者常因為面部抽搐的癥狀,影響外觀而存在嚴重的精神壓力。
李力帶領科室團隊經綜合評估,建議患者行創傷相對小的神經內鏡下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
微血管減壓術是用來治療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等,因血管壓迫引起的面部疾病的一種手術方式。“減壓”就是用特殊材料把血管和神經之間隔離開,消除血管對神經的干擾。該手術只用剃除患側耳后一部分的頭發,切開一個小小的口子,創傷小,恢復較快,術后無面部麻木和感覺減退。
完善各項檢查,并告知手術風險后,李力帶領科室團隊,為宋女士實施手術。
近年來,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引進術中電生理監測技術,術中應用電級針連接電生理監測機器,幫助醫生識別責任血管,明顯降低了手術并發癥,縮短了手術時間,為患者節省了醫療費用。
手術當天,由李力主刀,從顱骨打開約一元硬幣大小的骨孔,電生理監測出側方擴散波,此時可以看到患者面聽神經根部被小腦前下動脈及其分支動脈壓迫推移。置入神經內鏡后,李力小心分離血管并以滌綸墊片,墊于神經與血管之間,探查面神經及面神經周圍,無遺漏血管后,術中電生理監測左側面神經側方擴散波消失,這意味著該面神經已解除壓迫恢復到正常狀態。
據李力介紹,麻醉狀態下進行神經電生理監測,可以實時監測、反映神經狀態,能夠及時發現并保護相關神經,監測神經功能完整性、減少神經損傷、提高手術質量。
手術結束,宋女士返回普通病房,麻醉清醒后,她就發現自己面部抽搐的癥狀明顯消失。一周后,宋女士順利出院。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