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市場變“廢”為寶
摘要:山東一家家具廠的老板到日本聯系業務,偶然發現那些邊角廢料非常適合做木屐,而日本人有穿木屐的傳統,于是他將邊角廢料加工成木屐出口日本,掙了不少錢。這些事例和秸稈的命運都印證了那句話:廢品就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我市物產豐富,能生產什么能生產多少,我們心里在很清楚,這是“知己”。
石新宇
今年的小麥已經收割完畢,我市沒有出現焚燒秸稈的現象,而在幾年前,麥收過后,秸稈禁燒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鄉村干部分赴田間地頭晝夜值守仍難免四外起火冒煙,連天空都被烤得變了顏色。為什么變化如此之大?原來以前秸稈是無用又無處存放的東西,農民只能將其燒掉,如今秸稈被打捆運往牧區或者新型燃料加工企業,農民可得到一筆收入,誰還會白白地將它們燒掉呢?
社會生產生活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在一個地方價值不大甚至毫無價值的東西,換個地方就可能是稀缺物資。秸稈命運的變遷再次啟示我們,要廣泛了解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需求,從而不斷拓展市場,讓身邊的“丫頭片子”成為別人眼中的“大家閨秀”,讓墻里開的花香飄墻外。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豆丹(豆蟲)是一種以大豆葉子為食的害蟲,它那肥大的身軀又讓人非常討厭,但在江蘇省灌云縣、漣水縣等地,它是一道美味,有人專門在大豆田里套養豆丹,還有人專門生產豆丹罐頭等食品。原來豆丹的體內富含高蛋白,有治療胃寒和營養不良的作用,它的皮還可以入藥。多年前有人到我市泌陽等地收購豆丹,讓當地農民驚訝不已。大家知道,加工家具難免會留下邊角廢料,這些邊角廢料只能當柴燒。山東一家家具廠的老板到日本聯系業務,偶然發現那些邊角廢料非常適合做木屐,而日本人有穿木屐的傳統,于是他將邊角廢料加工成木屐出口日本,掙了不少錢。這些事例和秸稈的命運都印證了那句話:廢品就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生產生活也是如此。我市物產豐富,能生產什么能生產多少,我們心里很清楚,這是“知己”。別人需要什么,我們也應該清楚,這是“知彼”。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知彼”。進一步做到、做好了“知彼”,也就是進一步拓寬了市場,我們就能夠變“廢”為寶,讓我們的產品包括生產過程中留下的那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在其他地方身價倍增、大放異彩。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