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美美與共 交流互鑒 共繪人類文明新畫卷
摘要:202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為世界提供了又一重要國際公共產品。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第78屆聯合國大會7日協商一致通過中國提出的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決議,將6月10日設立為文明對話國際日,決議充分體現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的核心要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積極倡導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應對全球共同挑戰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今年1月,中法建交60周年暨文化旅游年啟動,3月,中國“哈薩克斯坦旅游年”啟動,5月,中國—贊比亞文化和旅游年、中國—坦桑尼亞旅游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相繼啟動。中國攜手世界各國推動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鑒、共享人類發展成果。
世界是座文明百花園。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豐富。中華文明始終堅持與世界其他文明保持交流互鑒。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身體力行,不斷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深刻闡釋文明交流互鑒理念,為增進全人類共同利益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2019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呼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開放包容、互學互鑒,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共同創造亞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來。
202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為世界提供了又一重要國際公共產品。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十年來,文明交流互鑒理念的內涵外延不斷拓展、實踐成果不斷積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文明交流互鑒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習近平主席引領下,全球各類雙多邊文明對話平臺與機制日益豐富、合作網絡有序搭建,“良渚論壇”、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一系列會議成功舉辦,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動廣泛開展,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呈現新局面。
與此同時,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等公共事業對外交流廣度和深度明顯拓展。共建“一帶一路”,成立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藝術節、圖書館、美術館、新聞媒體、旅游城市等聯盟、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等平臺,“一帶一路”成為一條文明交流互鑒的康莊大道。目前,我國已同180多個建交國普遍開展了教育合作交流,與5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全球媒體創新論壇等媒體行動為深化全球合作,共同推進民心相通、文明互鑒貢獻媒體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