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膠豐收助力村民增收
駐馬店網訊(記者 梁博涵 郭磊 通訊員 曹品)當下正是桃子成熟的季節。連日來,在開發區關王廟鄉楊樓村桃園里,村民不停的忙碌著。不過他們所采的不是桃子,而是長在桃樹上的桃膠。以前毫不起眼甚至被遺棄的桃膠,如今卻成了村民致富路上的又一“寶貝”。
桃膠號稱“平民燕窩”,是桃樹上自然分泌出來的天然樹脂,經過干燥可成為淺黃色透明固體顆粒狀,可以入中藥,具有活血益氣、止痛的功效,也可以簡單加工后食用,屬于膳食纖維。由于桃膠來源純天然無添加,加之色澤誘人,食用方法簡單,已悄然成為一款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的特色農產品。
據了解,楊樓村桃樹種植面積有四百多畝,受今年高溫、干燥氣候影響,桃樹容易流膠,桃膠產量高。每年5月中下旬一直持續到10月,都是采摘桃膠的季節。每天早上五點多,趁著氣溫較低,村民們挎著小籃子鉆進桃園,在樹干上采摘色澤金黃、晶瑩剔透的桃膠,為了保證桃膠的品質,村民們將鑲嵌在桃膠里的雜質進行挑除、晾曬后進行售賣。商家根據桃膠的大小和顏色進行定價,通常價格在8元至15元不等。
“我身體不好,外出工作也找不到活,主要經濟來源全靠6畝桃園。每年賣完桃子,接下來的幾個月就是采桃膠,行情好的時候收入趕得上桃子。”種植桃樹的村民說。
“我從早上五點多出門采摘桃膠,到十點多、有時十一點多回家,基本上可以采摘十多斤,一天下來還能收入150元左右,還能把家里照顧好。”采摘桃膠的村民一邊說著一邊手腳麻利的去除桃膠上的雜質。
近年來,楊樓村種植的桃樹變成村民不折不扣的“搖錢樹”,以桃產業為依托,做活桃經濟,桃樹結果既能銷售桃子又能開發采摘體驗服務,到了桃膠采收時節,平均每人每天采摘桃膠收入在150元左右,帶動本地弱勞動力、閑散人員百余人就業,小小的桃膠已經成為村民增收的“金琥珀”。
目前,桃膠產品仍以初級加工為主,產業發展還有很大空間,下一步,開發區關王廟鄉楊樓村將繼續圍繞品類分級、質量檢測等下功夫,幫助群眾利用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同時探索制作桃膠水果撈、桃膠銀耳羹等美食配方,滿足不同消費需求,提升附加值,延伸產業鏈,進一步做好“桃膠經濟”文章,筑牢鄉村振興發展根基,助力“產業興旺星”創建。
責任編輯:郭磊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