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家門口就業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摘要:為幫助服裝企業解決招工難和用工難問題,西平縣牢固樹立“招工即招商、招工即服務”的理念,深入實施“引鳳還巢”和“縫盤下鄉”工程,引導返鄉人員就近就業,并大力實施“萬名服裝產業工人培訓計劃”和“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力爭服裝企業所需工人招得來、用得上、留得住,真正實現“企...
記者 許 靜
縫紉、補衣、熨燙、檢驗、包裝……近日,在西平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京嶸科技有限公司的縫盤車間、制衣車間,工人在各自崗位上不停忙碌著,機械運轉聲不絕于耳。
在縫紉流水線上,來自出山鎮的張林格正在忙碌地趕制出口工裝訂單。“我是熟手計件,每月能拿到7000元,在家門口有這樣的工作,不僅收入可觀,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張林格說。
來自盆堯鎮的陳紅杰原本在鄭州一家服裝廠務工,有著多年制衣經驗。春節期間,她得知家鄉西平縣京嶸科技有限公司招工后,就第一時間前來報名,由于技術熟練,報名第二天就正式上班。“單位還安排住宿,孩子也入了學,午餐天天不重樣,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實現上班賺錢,下班顧家的愿望,對于這種生活,我感到很愜意。”陳紅杰說。
據了解,京嶸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京清蓉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23年,年產毛衫600多萬件,經過不斷創新和完善,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和歐洲,訂單供不應求。“目前,公司已吸納周邊村莊近400名婦女就業。為讓新員工快速上手,公司對他們進行帶薪培訓。除了縫紉、熨燙等工序需要學習技術外,剪線、包裝等工序更容易上手,歲數稍大些也能干,有的崗位薪資能拿到1萬多元。”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陳云歡說。
在河南中哲服飾科技有限公司,伴隨著“咔噠咔噠”的縫紉機聲響,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趕制訂單產品,全力沖刺第二季度“開門紅”。
孟小艷是3個孩子的母親,家是五溝營鎮的,在中哲服飾有限公司上班,她說:“在這里上班離家近,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庭。”柏城鎮韓橋居委會居民王少鵬和妻子張靜都在中哲服飾有限公司務工。“父母年紀也大了,去年我聽說中哲服飾有限公司入駐西平縣后就選擇回家工作,方便照顧老人。”張少鵬說,張靜是內蒙古人,他們是在外地打工時認識的,心靈手巧的張靜很快學會了縫紉技術,每月能掙5000多元。
2023年,西平縣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困難150多件,招工1000多人,幫助100多名產業工人子女就近入學,并評選28名一線產業工人為最美產業工人,由縣領導親自將榮譽牌匾送到工人家中,極大提升了產業工人的歸屬感、榮譽感。政府與企業協同合作,服裝產業拉動經濟,促進萬人就業,進一步提升了服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創造了“西平經驗、西平速度、西平模式”的發展特色。
據悉,西平縣大力開展“縫盤下鄉促就業”活動,提升縣內毛衫加工企業縫盤加工配比效率,促進群眾就近就業。目前,該縣設立縫盤車間24個,穩定就業人員149人,實現工廠建在家門口、群眾顧家增收兩不誤。
為幫助服裝企業解決招工難和用工難問題,西平縣牢固樹立“招工即招商、招工即服務”的理念,深入實施“引鳳還巢”和“縫盤下鄉”工程,引導返鄉人員就近就業,并大力實施“萬名服裝產業工人培訓計劃”和“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力爭服裝企業所需工人招得來、用得上、留得住,真正實現“企業增效、工人增收、經濟發展”的目標。目前,西平縣有近10萬人在家門口就業。西平縣負責人表示,促進農民工就近就業,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僅能有效解決企業招工難、穩工難等問題,也能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更能讓鄉親們免受背井離鄉之苦,實現夫妻不分居、骨肉不分離、孩子不留守、老人不空巢,實現打工掙錢、顧家兩不誤、產業就業雙豐收,統籌推進“十縣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