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鏡距離 | 民生無小事,冷暖見擔當
摘要:?? ??策劃:賴向東 陳國軍 ??統籌:畢曉洋 劉潺 ??編導:盧燁 王全超 ??記者:盧燁 王全超 黃偉 ??編輯:虞東升 李琰 張曼怡 張浩波 ??制作:盧燁工作室 ?? ??新華社攝影部 ??新華社重慶分社
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
民主村社區書記伍成莉
今年41歲
已扎根社區工作13年
民主村黨群服務中心
平均每天要接待30多個百姓
8000多名社區居民的一件件小事都裝在伍成莉的腦子里
4月23日,伍成莉與社區居民交談。
4月23日,伍成莉來到居民家中詢問生活情況。
4月23日,伍成莉與社區內店鋪工作人員交談。
她一直相信
只要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著想、為老百姓辦事
老百姓是感受得到的
這些年來
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
好事、實事
擺在老百姓面前
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4月23日,伍成莉與社區居民交談。
2021年,民主村內開始了更新改造
改造過程中
民主村社區吸納了社區居民的建議和需求
將其融入到社區的改造與建設中
如今,濃厚的煙火氣息與年輕態在這里碰撞交融
民主村成了“人文優先的市井煙火社區”
這是4月22日拍攝的民主村片區夜景。
這是2023年4月28日拍攝的竣工亮相的民主村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一期)(無人機照片)。
2023年4月28日,在竣工亮相的民主村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一期),人們在一處公共空間休息(無人機照片)。
為社區硬件升級的同時
民主村更加注重提升社區服務職能
推行網格化管理
9個網格員每天奔走在0.43平方公里的社區內
4月23日,伍成莉前往居民家中詢問生活情況。
并通過“渝快辦”等手機軟件
不斷優化工作流程
如今,微信群少了,填的表少了
服務群眾的內容更精細了
減少的是基層工作的形式
不變的是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老街巷真正成為服務百姓生活的“新家園”
4月23日,伍成莉前往居民家中詢問生活情況。
策劃:賴向東 陳國軍
統籌:畢曉洋 劉潺
編導:盧燁 王全超
記者:盧燁 王全超 黃偉
編輯:虞東升 李琰 張曼怡 張浩波
制作:盧燁工作室
新華社攝影部
新華社重慶分社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