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永念|睹物銘志 與總書記一起緬懷英烈
摘要:徐解秀說什么也不肯要,雙方爭執不下,其中一名女紅軍索性拿起剪刀,將行軍被一分為二,把其中半條送給了徐解秀。他頗有感觸地說:“紅軍戰士寧肯忍饑挨餓,也要將半截皮帶留下來,帶著它‘去延安見毛主席’。
聯播+ 清明時節,慎終追遠。
革命源頭的南湖紅船、長征路上的半條被子、淮海戰場的小推車……一件件革命文物,銘刻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了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故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專程前往革命舊址、紀念館等地,瞻仰革命文物、傾聽歷史回響。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襲擾而被迫中斷。
8月初,與會代表們從上海乘火車轉至浙江嘉興,泛舟于南湖之上,繼續著在上海肇始的“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代表們在一艘畫舫上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構,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這艘畫舫也因此有了一個永載史冊的名字——紅船。
2017年10月31日,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一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趕赴這里,探尋共產黨人的初心。撫今追昔,總書記不禁感慨:“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
被子可以御寒,也可以暖人心。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的歷史。
1934年11月,紅軍長征途經湖南汝城沙洲村一帶。時已入冬,寒風凜冽,村民徐解秀招呼三名女紅軍進屋休息。夜深時分,女紅軍們準備休息,可徐解秀家里一貧如洗,連一條完整的被子都沒有。女紅軍從行囊中掏出唯一一條行軍被,打開與徐解秀母子合蓋。
幾天后,部隊要繼續向西轉移。臨行前,三名女紅軍決定把這床被子留給徐解秀。徐解秀說什么也不肯要,雙方爭執不下,其中一名女紅軍索性拿起剪刀,將行軍被一分為二,把其中半條送給了徐解秀。
2020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南考察調研,首站就來到這里,并講起這段故事。總書記動情地說:“‘半條被子的故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當年紅軍在缺吃少穿、生死攸關的時候,還想著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葉總關情!”
文物不言,但它們承載的故事,卻給予我們無限力量。
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274團8連第三次過草地,陷入斷糧困境。年僅14歲的戰士周廣才拿出自己的牛皮腰帶,和戰友們分吃了一半。攥緊剩下的半截皮帶,小戰士眼含熱淚對戰友說:“同志們,我們把它留作紀念,帶到延安見毛主席吧!”
在隨后的征途中,大家懷著對革命勝利的憧憬,忍饑挨餓,將半截皮帶留了下來。最終,只有周廣才抵達延安。他在皮帶背面燙上“長征記”三個字,銘記那段難忘的歲月。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主席到原13集團軍軍史館視察,重溫了“半截皮帶”的故事。他頗有感觸地說:“紅軍戰士寧肯忍饑挨餓,也要將半截皮帶留下來,帶著它‘去延安見毛主席’。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
“華東、中原、華北地方黨政機關和廣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糧有糧;二百萬民兵、民工,冒槍林彈雨,忍風雪饑寒,千里遠征,隨軍轉戰……”
這段鐫刻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上的碑文,描繪出70余年前淮海戰役中的壯觀一幕:彼時,淮海大地硝煙彌漫、炮聲隆隆,在通向前線的各條運輸線上,人如潮涌,吱吱呀呀的小推車,一個追著一個向囤糧點、兵站和戰場飛馳……
經過66天鏖戰,人民解放軍贏得了淮海戰役的最終勝利。表面上看,這是“60萬戰勝80萬”的戰爭奇跡;實際上,這是一場600多萬軍民齊心對抗80萬敵人的偉大戰役。
2017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淮海戰役紀念館,重點參觀了人民支前等板塊。總書記一邊聽講解,一邊詢問有關細節。他深有感觸地說:“淮海戰役就是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我們要好好回報人民,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穿越時空,一件件革命文物訴說著當年的崢嶸歲月。透過這些文物,我們依舊能感受到萬千共產黨人為理想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新征程上,面對新的風險挑戰,我們仍然要從黨的百年奮斗中汲取前進力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總監制|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王敬東
主 編|李璇
編 輯|李丹
視 覺|顏妮
校 對|孫曉媛 孫潔 宋春燕 閆田田 毛長志
出 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