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打擊網絡謠言制造者
摘要:可以說,網絡謠言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必須堅決打擊、嚴厲打擊不擇手段制造、傳播網絡謠言的人,還網絡以清朗空間。官方擔負著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發展重任,每天都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怎么能時不時地忙于辟謠呢?
石新宇
重慶車展出意外撞傷5人、濟南發生5.5級地震、海口環衛工人清理垃圾時撿到30萬元現金、湖南耒陽化工廠爆炸多人失聯……這些頗能引人關注的新聞,要么是張冠李戴,要么是嚴重失實。涉及的地方不得不鄭重辟謠。
近來,“官方辟謠”“緊急辟謠”這樣的詞匯頻現網絡,原因就在于有人毫無底線、毫無敬畏地通過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類似于環衛工人清理垃圾時撿到30萬元現金的謠言,不大容易核實,被質疑時尚可說因操作失誤什么的發錯了,連發生地震、化工廠爆炸這樣子虛烏有的信息都敢發布,這人不僅僅是滿嘴跑火車了,導彈都在他嘴里飛來飛去!
互聯網的普及為信息傳播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以互聯網為依托展示形象、發布信息的自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很多自媒體恪守互聯網管理規定,遵循新聞真實性原則,受到廣大網友的歡迎。但也有一些自媒體為了提高關注度而故弄玄虛,發布不實信息,甚至編造駭人聽聞的謠言,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中槍”的地方往往噤若寒蟬,以至于不得不把辟謠當作重要的事、重大的事第一時間落實到位。
當今社會,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數量前所未有,人們對外部信息的關注熱情前所未有,但人們關注的決不是謠言。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謠言既混淆視聽,又因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往往引發輿情,甚至引起混亂。“官方辟謠”“緊急辟謠”頻頻出現,足見網絡謠言之多、危害之重。可以說,網絡謠言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必須堅決打擊、嚴厲打擊不擇手段制造、傳播網絡謠言的人,還網絡以清朗空間。官方擔負著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發展重任,每天都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怎么能時不時地忙于辟謠呢?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