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連:歷盡苦難幸福來
摘要:如今,在西平縣,有不少百歲老人見證著星移月轉、歲月變遷。李賀云說,老人愛干凈,經常把房前屋后收拾得一塵不染,還種了許多花草,她自己也穿得很利索。當記者問老人喜歡吃什么時,老人脫口而出:“一日三餐,生活簡單,面糊涂,小烙饃。”
記者 許靜 見習記者 趙永濤
“歲月無金買,幾人到百年?”目前,嫘祖故里、“中國長壽之鄉”西平縣80歲以上的老人有2500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有102位,人均壽命79.6歲,比全國人均壽命高2.16歲,西平縣憑借“精神和美、環境優美、食香酒美、生活康美”等優勢,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
宜居宜業宜養的“中國長壽之鄉”,有著怎樣的長壽密碼?即日起,記者帶你探尋……
也許是嫘祖為后人積攢了幸福密碼,也許是人杰地靈的西平沃土根植著長壽基因。如今,在西平縣,有不少百歲老人見證著星移月轉、歲月變遷。
人物檔案:郭秀連 107歲 西平縣五溝營鎮丁崔村人。
聽說五溝營鎮丁崔村的郭秀連老人107歲,生活還能自理,她有著怎樣的“長壽故事”?帶著好奇,記者在五溝營鎮丁崔村婦聯主任李賀云的帶領下,來到郭秀蓮老人家中。
性格豁達
見到陌生人來訪,郭秀連老人有點局促。當記者貼著老人的耳朵向她說明來意后,老人開心起來。談笑風生間,記者發現老人性格爽朗、思路清晰、行動自如。
“奶奶,您今年多大了?”記者問。
“107歲啦!”老人聲音洪亮、底氣十足。
“雖然我年齡大,但我啥都會,年輕時干活不比男人差。”老人得意地說。
“那咱們掰個手腕比試一下?”記者問。
老人握住記者的手。沒想到,那雙手雖布滿紋路,但充滿了力量。
記者“慘敗”,老人滿是皺紋的臉上寫滿了勝利的喜悅,笑容如同晚霞里的一抹金色,溫暖著時光,驚艷了歲月。
子孫孝順
與記者熟絡后,老人打開了話匣子。在老人斷斷續續的講述中記者了解到,老人39歲時,丈夫病逝。她一個人把兒子和閨女拉扯大。因為家庭貧窮,兒子到38歲才成家。好日子剛剛開始,兒子又在51歲時不幸患病去世,兒媳婦同年也因為一場意外離開人世。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過于中年喪夫、老年喪子,可老人并沒有被生活打倒。
“天塌了,老天爺只給我留下一個孫子和一個孫女。”說話間,老人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隨后順著滄桑的臉龐滑落下來。
“你想想,孩子們若不孝順,我能活這么大年紀?”少頃,老人平復情緒后告訴記者,孫子、孫媳婦和孫女都很孝順,把她照顧得無微不至。老人拉住記者的手說:“遇到電梯或者不好走的路,俺孫子都是背著我。俺孫女在平頂山,也經常回來看我。”
記者給老人的孫子、目前在北京工作的丁戰偉打電話,還沒說兩句,電話那端就哽咽了:“我奶這一輩子太難了,想起她受的苦,我還是控制不住……”
隨后,丁戰偉給記者發來一段信息:“父親在世時治病欠下了10000多元的債務,我當時只有11歲、妹妹6歲,76歲的奶奶一邊要養活我們兄妹,一邊要還債,記憶里她80多歲還在地里干農活,晚上織漁網補貼家用,幾乎沒有睡過囫圇覺。俺奶100歲時,有一次摔裂了胯骨,醫生說恢復不了了,沒想到俺奶躺了3個月后又能走路了,百歲生日時我給她請了一臺大戲。奶奶105歲時,也就是前年,患上了新冠肺炎被送往西平縣中醫院治療。當時奶奶的白肺面積超過了百分之五十,我非常緊張。然而,經過中醫院院長郭建新的調理,奶奶奇跡般地康復了。這些年我帶奶奶去北京爬了長城,還去了內蒙古,陽光很好,歲月溫暖,希望這些好時光慢一些,再慢一些!”
采訪中,鎮干部告訴記者,老人的孫子不但孝順,同時也是一位愛心人士,去年為村里捐助8萬元,修了路,裝了路燈。
鄰里和睦
“我咋不認識,你不是俺小嬸子嗎?”當李賀云拉住老人的手問她是否認識自己時,老人朗聲回答。
李賀云說,老人在村里輩分低,村里很多年輕人都是老人的長輩,每當老人按長輩稱呼他們這些年輕人時,總開玩笑說這輩子自己太虧了。
李賀云說,老人愛干凈,經常把房前屋后收拾得一塵不染,還種了許多花草,她自己也穿得很利索。老人性格隨和、與人為善。老人的保姆,也是老人的鄰居崔妞,和老人相處7年,兩個人情同母女。
崔妞說老人通情達理、善解人意。一到農忙時節,老人會把崔妞“趕”到地里。“你今天一天不準回來,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老人為了讓崔妞能多掙些錢補貼家用,還教崔妞織漁網。
老人喜歡在自家房前屋后活動筋骨,采訪那天,晚風攜著夕陽,照在她身上,反射出一身金黃色的光芒。
喜愛面食
不知不覺到了日暮時分,老人熱情地留記者在家吃飯。當記者問老人喜歡吃什么時,老人脫口而出:“一日三餐,生活簡單,面糊涂,小烙饃。”
老人說她年輕時還會炸油條,炸完油條后沿街叫賣,有時候也會幫鄰居去炸,鄰居會送她一些油條帶回去給孫子、孫女吃。
“嘗嘗我烙的油饃咋樣?”老人越說越精神,當看到記者點頭說好時,老人立即拄著拐杖移步廚房,和面、切蔥花、拌香油……隨著“滋滋”的響聲,烙饃在老人手里上下翻飛,院子里一股蔥油香彌漫開來。
香,真香啊!是油餅飄香,亦是歲月留香!
百歲老人是時光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記者突然想起詩人何東寫的“喝了西平酒,能活九十九;吃了西平麥,能夠活一百”的打油詩。老人除心地善良、性格豁達、子孫孝順、鄰里和睦外,她長壽的秘籍和西平甘甜的水、肥沃的土以及春日田野里目之所及的青青麥苗和金黃菜花,有沒有一定的關系呢?
這值得探究。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