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山水園林 傳承風雅人文——訪駐馬店市楹聯學會會長張承訓
摘要:在張承訓的努力下,駐馬店楹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動。通過加強楹聯文化的普及與傳承工作,舉辦豐富多彩的楹聯文化活動,以及將楹聯文化與城市建設相融合,相信駐馬店市也能成功創建為楹聯文化城市,為當地居民和游客帶來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
點睛山水園林 傳承風雅人文
——訪駐馬店市楹聯學會會長張承訓
記者 李賀建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勵志聯)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陸游書巢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東林書院聯)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鄭板橋書齋聯)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傳統春聯)
……
從古至今,中華大地上涌現出了無數著名的楹聯。這些楹聯不僅展現了漢字書寫的韻味和魅力,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
這些著名的楹聯不僅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而且在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們不僅裝飾了古今的山水、園林和建筑,更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3月12日,全國第九屆楹聯書法作品展覽在河南鄭州盛大開幕,吸引了眾多楹聯、書法愛好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目光。此次展覽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人在欣賞書法藝術的同時,領略到了楹聯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滿足參觀者需求,讓更多人感受楹聯的魅力,舉辦方又把展覽時間往后延長一周。
駐馬店楹聯文化:歷史傳承與當代發展的交融之美
在中華文化的燦爛星空中,楹聯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熠熠生輝,而在駐馬店這片古老而富饒的土地上,楹聯文化更是深植于民間,代代相傳,成為這片土地上最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其中,河南省楹聯學會常務理事、駐馬店市楹聯學會會長張承訓先生功不可沒。多年來,他深入挖掘駐馬店楹聯文化史,使得許多楹聯文化的人和事浮出水面,讓我們有機會感受到駐馬店楹聯文化的深厚底蘊。
張承訓對駐馬店楹聯文化的挖掘工作,可謂嘔心瀝血。他遍訪古跡,研讀史料,與老一輩楹聯愛好者深入交流,不斷梳理和挖掘出那些被時光掩埋的楹聯故事。在他的考證下,我們得以窺視駐馬店楹聯文化的歷史脈絡,感受楹聯文化的博大精深。
據張承訓介紹,駐馬店楹聯文化早在唐宋時期即已孕育發展。明清時期,這里的書香門第、官宦鄉紳常常在庭堂樓院懸掛字畫、楹聯及匾額,文人墨客更是以吟詩作對為樂。這其中,明代名臣汝南人李本固、傅振商,清康熙探花上蔡人程元章,泌陽人進士王伯良等人皆有楹聯作品和楹聯遺跡存世,是這一時期楹聯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們的楹聯作品、故事和遺跡,為駐馬店楹聯文化的發展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駐馬店古代楹聯文化的實物遺存,如今在駐馬店縣城鄉仍可見到。上蔡縣的伏羲畫卦亭,亭內的楹聯“仰觀俯察,一畫明天地之道;數往知來,六爻發古今之藏”便是對天地萬物和古今智慧的深刻詮釋。上蔡縣東岸鄉牌坊劉村清代嘉慶年蘇氏節孝牌坊,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牌坊聯兩副:婦德代夫功,孝逾金石;母儀兼父教,節凜冰霜。廿二七三天地志,雙八孤六圣賢心。泌陽縣官莊鎮龍水村夏莊的清代民居建筑張家大院,該院一處老房子門口有兩根楹柱,上刻楹聯一副:人只此人,不作圣便作狂,中間難立腳;學須就學,不日進則日退,何時始回頭。這幾處遺存是駐馬店古代楹聯文化寶貴的實物證明。
進入當代,駐馬店楹聯文化更是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春節楹聯的書寫和張貼,已成為一種民俗習慣,延續著明清時期的傳統。同時,風景名勝區、企業及有關部門組織的全市、全國范圍的征聯活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吸引了眾多楹聯愛好者的參與,很好宣傳了駐馬店區域文化,提升了駐馬店知名度和美譽度。泌陽縣銅山風景區、盤古山風景區以及汝南縣南海禪寺等地,更成為楹聯文化的集中展示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欣賞。
值得關注的是,當今駐馬店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楹聯藝術家和楹聯活動家。余小偉、徐華寧、張靖、劉學榮、龐曉舟等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作品或在全國范圍內屢獲大獎,或在多處景區鐫刻懸掛,或有楹聯著作出版,為駐馬店楹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2017年,駐馬店楹聯學會的成立,為楹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隨著時間的推移,駐馬店楹聯文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這里的楹聯,既體現了中原文化的厚重與深沉,又融入了地方文化的獨特韻味。無論是城市、景區、廟宇殿堂、亭臺樓閣,還是鄉村牌坊、民居小院,都可以看到精美的楹聯懸掛其上,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張承訓的努力下,駐馬店楹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動。他倡導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楹聯文化活動,如楹聯創作大賽、楹聯文化講座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楹聯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中來。同時,他積極推動楹聯文化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融合,讓楹聯文化走進校園、走進鄉村,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駐馬店市創建楹聯文化城市的現實需要及獨特優勢
楹聯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楹聯文化城市”是由中國楹聯學會命名授予國內楹聯文化底蘊深厚、楹聯工作突出的城市榮譽稱號,是一塊含金量很高的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歷史底蘊、文化品位、文明程度等方面實力的綜合體現。
張承訓認為,駐馬店市作為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不僅順應了新時代發展的潮流,更彰顯了城市自身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風貌。
從黨和國家的政策要求來看,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時代的強音。楹聯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駐馬店市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正是對這一政策要求的積極落實和生動體現。
從河南省的文化發展規劃來看,構建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打造“國字號”的文化平臺和文化品牌,是河南省文化發展的重要目標。駐馬店市作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無疑將為河南省的文化發展增添新的亮點和動力。
從駐馬店市自身的文化旅游強市建設來看,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更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楹聯作為文化的載體,能夠為旅游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和活力。駐馬店市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文化底蘊。通過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可以進一步提升旅游業的品質和內涵,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
駐馬店市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具有獨特的優勢。首先,駐馬店市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楹聯的創作和傳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其次,駐馬店市的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為楹聯文化的推廣和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最后,駐馬店市的文化氛圍濃厚。人民群眾對楹聯文化的熱愛和追捧,為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承訓告訴記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重視楹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成功創建為楹聯文化城市。如河南省的南陽市、三門峽市以及山西省的運城市等。這些城市在楹聯文化城市的創建過程中,不僅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文化熏陶,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南陽市、三門峽市和運城市在楹聯文化城市的創建過程中,都注重挖掘本地文化資源,舉辦各類活動以及將楹聯文化與城市建設、旅游發展相結合。對于駐馬店市而言,可以借鑒這些城市的做法,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楹聯文化城市創建方案。通過加強楹聯文化的普及與傳承工作,舉辦豐富多彩的楹聯文化活動,以及將楹聯文化與城市建設相融合,相信駐馬店市也能成功創建為楹聯文化城市,為當地居民和游客帶來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