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要有容錯態度
摘要:這篇報道的關鍵之處不是小煦不小心用剪刀劃傷自己的右眼,而是劃傷右眼后擔心被責罵忍痛沒說。如果抱怨、指責甚至責罵,小孩子就不敢再去做事情,或者像小煦那樣隱瞞過失,這很不利于孩子成長,甚至會導致不好的后果。
近日,廣東東莞,10歲男童小煦想幫出生幾個月的妹妹換紙尿褲,拆紙尿褲包裝時,不小心用剪刀劃到自己的右眼,擔心被責罵忍痛沒說,直到第二天被父母發現異常才送醫,此時距離受傷已超7小時。經診斷,小煦右眼眼球破裂傷,并且發生了外傷性白內障。術后小煦眼內破損的晶狀體成功取出,如病情恢復良好,后續需要進行二期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才有望進一步提高視力。
這篇報道的關鍵之處不是小煦不小心用剪刀劃傷自己的右眼,而是劃傷右眼后擔心被責罵忍痛沒說。從醫生的診斷看他傷得不輕,而他年僅10歲,這個小小的年齡是如何忍受那么大的疼痛的?他寧肯忍受那么大的疼痛也不告訴父母他的右眼受傷了,可見他在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經常采取責怪甚至責罵的態度。
小孩子無論是做作業、做家務還是做游戲,都難免有做錯的時候,事實上大人也不例外。比如吃飯時小孩子不小心把碗摔碎了,不必要責怪他粗心大意沒材料,更不必指責他不愛惜物品什么的,因為小孩子不小心摔碎碗是很正常的,誰小時候還沒有摔碎過碗?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小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不能“護短”放任不管,也不能抱怨、指責甚至責罵。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護短”的現象也確實有很多責罵的現象,這都是不對的。正確的態度是心平氣和地指出錯誤并指導孩子糾正。如果抱怨、指責甚至責罵,小孩子就不敢再去做事情,或者像小煦那樣隱瞞過失,這很不利于孩子成長,甚至會導致不好的后果。試想,如果小煦劃傷眼睛后及時告訴父母并及時就醫,問題不至于那么嚴重吧。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同時,我們推出了容錯機制,就是鼓勵大家特別是領導同志開拓進取干事創業,只要不違背原則違反紀律,就算出了些許失誤也是可以理解和原諒的。對工作人員如此,對未成年的小孩子就更應該如此了。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