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院校研究院集聚 新質生產力豫來豫強
摘要:隨著悠揚的音樂,機械手臂在模型人的背上精準找到穴位緩緩降落,自動點火艾條開始了自動艾灸……“艾灸過程中,只需艾灸師根據病人病情制定艾灸穴位方案,我們開發的這款艾灸機器人就可以按照穴位方案去自動烤艾,并強力清除艾灸煙霧和落灰,解決艾灸師長時間提臂工作艱辛、艾灸室空氣污染等問...
中國電子(鄭州)數據創新中心沙盤
艾灸機器人
李智超 中光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全國人大代表一個人的莎士比亞 頂端創作者 自媒體人
策劃:朱琨
統籌:趙強 高云
執行: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郝瑞鈴 記者 郭丁然/文 耿毅卓 李震/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中原科技城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全速奔跑,錨定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力推進。
今天,我們跟隨頂端創作者@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一起來到河南創新的橋頭堡——中原科技城,感受河南的創新脈搏。
搶抓數字產業機遇
鄭州欲打造全國“數倉、數紐、數港”
在中原科技城智慧島上,一個創新的數字數據產業創新平臺正在悄然崛起,未來它將助力鄭州打造全國的“數倉、數紐、數港”。
2023年9月,鄭州市與中國電子“牽手”,成立中電(鄭州)數據產業有限公司;同年12月,雙方共同打造的中國電子(鄭州)數據創新中心揭牌。
“中心的建設目標和戰略定位十分清晰,就是落實在鄭州打造全國重要的‘數倉、數紐、數港’戰略部署,加快發展數據要素新質生產力,努力建設成為全國性數據匯聚加工交易中心、數據要素互聯網國家級節點、數據應用場景和數據產品聚集地、中原數據要素產業全生態聚集區。”中電(鄭州)數據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昭介紹道。
在成立的短短幾個月時間里,中國電子(鄭州)數據創新中心先后為鄭州爭取到河南省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試點城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最佳范例城市”等發展機遇;并簽約了一大批數據要素生態企業,初步形成上下游軟硬件一體化生態。
從全國布局來看,鄭州、溫州、徐州、德陽、大理5個試點示范城市數據要素互聯網組網運行。
“中國(鄭州)數據金庫是鄭州打造‘中國數倉’的戰略性關鍵基礎設施,具有數據存儲計算、合規與風險控制、資產管理、安全管控四大功能,用于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敏感數據和數據元件的存儲計算和互聯互通。”張昭在沙盤前介紹。
在大數據交易和使用中,隱私安全是一大重點。“數據元件”就破解了這一問題,通過技術手段將原始大數據進行脫敏處理,實現原始數據不可見情況下的數據資源使用。讓數據可控、可計量、可監管、可標準化進行市場化流通。
在這里,實現了鄭州首批公共數據元件采購案例落地,開出河南首張數據元件發票,完成中國(鄭州)數據金庫一期建設,截至2023年底數據交易合同額突破5000萬元……
一流院校研究院“扎根”河南
中原科技城內一批一流院校的研究院陸續“扎根”河南,為河南的科創力量注入了強心劑。
在北京理工大學鄭州研究院,一項數字微流控芯片與應用技術開發項目,可將生化分析實驗室功能集成在一顆芯片上。
“通過一個數字微流控‘小匣子’,實現對檢測物微液滴的離散化自動操作、控制和檢測,可為人體健康的體外快速診斷、食品與糧食安全的快速檢測等應用場景提供現場即時采樣分析,快速取得檢測結果,可期為河南的農業與食品產業發展提供世界領先的安全檢測分析技術。”北京理工大學鄭州研究院副院長周勇介紹。
隨著悠揚的音樂,機械手臂在模型人的背上精準找到穴位緩緩降落,自動點火艾條開始了自動艾灸……“艾灸過程中,只需艾灸師根據病人病情制定艾灸穴位方案,我們開發的這款艾灸機器人就可以按照穴位方案去自動烤艾,并強力清除艾灸煙霧和落灰,解決艾灸師長時間提臂工作艱辛、艾灸室空氣污染等問題,有效提升艾灸診療效率。”艾灸機器人相關研發人員說。
“北京理工大學建設鄭州研究院的兩大核心任務,就是服務于河南省的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研究院建設方案緊扣河南省產業發展的需要,對標28個重點產業鏈,確定了四大研發領域,即醫工融合創新醫療、智能系統與數據技術、信息通感與信息電子、新型功能材料與應用開發。在每個領域部署落地了3至4個首批領軍學者領銜的研發團隊,通過北理工教師柔性引進、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本地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員引進等途徑多元化用人,與碩博士研究生共同組成項目研發團隊,有組織地開展科技創新任務。”周勇介紹道。
在哈工大鄭州研究院內,同樣人才濟濟。
“研究院深度融入河南產業鏈,圍繞助力河南省28條產業鏈發展,參與先進超硬材料、機器人和數控機床、航空航天及衛星應用三個產業鏈的規劃論證、材料編制等工作。引導科研團隊與河南30多家龍頭企業開展合作交流,簽訂橫向項目近20項,經費突破1000萬元。”哈工大鄭州研究院負責人介紹。
此外,研究院聚焦超硬材料、機器人和數控機床、光電、生物醫藥等鏈群,組建工作專班,采用以產引才、以才引才,構建“產才融合”生態圈。
【兩地連線】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中光學集團是河南先進光學光電子領域的領軍企業,在您看來,應該如何激發先進光學光電子技術產業的創新發展活力與動力?
李智超:我建議組建中國先進光學光電子技術開放式創新的大平臺。組建高水平科技專家團隊,負責頂層的戰略規劃、科學統籌,集中力量、優化機制、協同攻關,加快推進關鍵裝備、工業軟件和設計軟件的國產化進程,組織凝練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與項目,不斷拓展應用領域和應用場景,定期發布、動態更新,為行業技術創新提供指南。要創新科技公關的組織模式,既要充分發揮國家隊的創新作用,同時也要支持有能力的相關研發機構和民營企業或者個人踴躍參與國內國際合作,協同創新公關。同時創新研發經費要建立新的保障機制。例如設立中國先進光學光電子技術的創新產業基金,來暢通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提升科技創新成果投入和產出的效力效益。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與挑戰,如何強化政府、市場和社會的有機結合,推動光電產業跨區域協同創新,共建產業發展新生態?
李智超:我們要深化應用場景的牽引,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良性互動,來催生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模式和新業態。
比如,我們利用先進光學光電子技術泛域連接、泛域應用的特征,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中跨領域、跨行業深度融合,拓展應用場景,來催生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模式和新業態。
再比如,我們通過采用先進光學技術構建數字光電+產業的發展新模式,就可以迅速滲透到更多行業,形成數字光電,比如+能源、+汽車、+通信、+工業機器人、+醫療設備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和新業態。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先進光學光電子技術正在引領一場產業革命。如何有效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之間的良性循環,以培育頂端人才來驅動創新團隊建設,為新型生產力人才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李智超:一是我們要以國際視野創新教育思維,通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創新人才的培育模式,強化基礎學科教育與基礎研發實踐相結合,為人才成長打下扎實的理論根基,培養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創新能力。
同時,我們要組建跨學科團隊,促進不同領域人才與國際國內的交流和合作,推動先進光學光電子技術跨學科融合創新、跨領域應用推廣。
著力選拔培育一批具備原創性、引領性特質的科技人才,制定并實施落腳頂端人才培育計劃,營造有利于特質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與創新生態,樹立遠大的追求目標,使其能夠長期安心。從事原創性、顛覆性的技術創新,促進帶動高水平創新人才的團隊建設。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