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給見義勇為者物質重獎
摘要:國人都夸子貢人品高尚,但孔子卻不以為然。事實證明孔子是對的,從子貢以后,很少有人去政府報賬,但是解救的奴隸也少了。孔子創立的儒學,核心是德與仁,可見孔子絕不是一個物質的人,但他為什么要對見義勇為者得到物質利益給予充分肯定呢?
石新宇
2月26日,在杭州高架面對賓利車主持刀傷人時見義勇為的比亞迪車主、律師孫子見被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授予“杭州好人”榮譽稱號。此前,杭州警方還授予他三等治安榮譽獎章,比亞迪公司則獎勵他20萬元。媒體報道稱他將用獎金還房貸。
長期以來,對于見義勇為者的獎勵多在精神方面,物質獎勵較少。社會上似乎有一種較為普遍的認識,見義勇為得到物質獎勵,好像其動機就不那么高尚,形象也不那么高大了。見義勇為者本人也往往會說,他不是為了得到什么好處才制止暴行或者舍身救人的。這話毫無疑問是真的,但給予其物質獎勵也是應該的,而且要重獎,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更多的人見義勇為。
春秋時期,魯國規定,凡是魯國人到國外去,看到本國人在外國為奴隸的,可以先墊錢贖回,回國后到政府報賬。孔子的學生子貢在國外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卻沒有到政府去報賬。國人都夸子貢人品高尚,但孔子卻不以為然。孔子認為子貢的“高尚”的行為,最終會導致沒有人愿意贖回奴隸。因為不報賬是品德高尚,報賬就會被說人品不好。 事實證明孔子是對的,從子貢以后,很少有人去政府報賬,但是解救的奴隸也少了。孔子還有個學生叫子路,有一天在河邊走路,救出一個落水的農民。農民送了子路一頭牛以示感謝。子路高高興興地牽了牛“招搖過市”。路人紛紛議論:救人不錯,但收了人家的牛,人品真差。 孔子知道后當眾表揚了子路。因為救人收了別人的禮物,以后會激勵更多的人去救人。
社會生活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我們不能脫離精神追逐物質,也不能脫離物質強調精神。孔子創立的儒學,核心是德與仁,可見孔子絕不是一個物質的人,但他為什么要對見義勇為者得到物質利益給予充分肯定呢?就是因為他看到了精神不能脫離物質。人做了好事,不僅需要社會輿論給予贊許,也需要物質利益給予嘉勉。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物質利益的嘉勉往往更能鼓舞人、激勵人。在精神獎勵的同時,給見義勇為者物質重獎,應該成為普遍的做法。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