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寶寶從“心”出發 駐馬店廣濟心血管病醫院邀您一起認識“先心病”
駐報全媒體記者 王捷 通訊員 魏麗
胎兒,從第22天開始,心臟便開始跳動了。許多父母第一次聽到孩子心跳還是孩子待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胎兒的心跳聲通過胎心儀傳到準父母耳邊。然而,并非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地來到人間,我國每年約有20萬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患者出生。今天,駐馬店廣濟心血管病醫院邀您一起認識“先心病”。
“先心病”是指在胚胎發育時期,由于心臟及大血管發育異常而引起的一類心臟血管解剖結構畸形,也包含一部分出生后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情形。是出生缺陷中發生率最高的疾病。
常見的“先心病”類型有哪些?
先天性心臟病分類方法較多,最簡單直接的分類方法就是按有無紫紺分類,分為紫紺型“先心”和非紫紺型“先心”。
非紫紺型“先心”占比80%左右,常見類型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
紫紺型“先心”占比20%左右,常見的類型有法洛四聯癥、完全性大動脈轉位、肺動脈閉鎖等。
先天性心臟病的癥狀
“先心病”不像其他的先天性殘疾患兒那樣,容易被發現,有不少患兒家長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此病,到發現時常常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在孩子降生后,父母或看護人一定要注意觀察,學會分辨。
發現自己的寶寶有下述癥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確診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并及時處理:
經常感冒,反復出現支氣管炎、肺炎;喂奶困難或嬰兒拒食、嗆咳,常出現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蒼白、憋氣等;皮膚持續地出現紫紺,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顯;能走路的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時常會主動蹲下片刻;較年長的小兒手指及腳趾末節粗大、顏色變暗;兒童訴說易疲乏,體力較差,平素多汗、口周發青、咯血;發育不正常,表現為瘦弱、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出現胸痛、暈厥。
特別提醒準媽媽們,孕22到26周期間,別忘了給胎兒做個心臟超聲檢查。
即使孩子得了“先心病”,家長也不要太擔“心”,絕大多先天性心臟病需手術治療,只要及時治療,是可以過上正常人或者接近正常人的生活,對其生長發育以及成年后的生育沒有太大影響。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