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麻久治不好 竟是瘤在作怪
駐報全媒體記者 王捷
61歲的陳先生近來覺得左腿使不上力,沒過多久,右腿也出現同樣的癥狀。去了兩所醫(yī)院,都認為是腰椎問題,行針灸、理療治療,都沒有作用。近日,到市中心醫(yī)院一查竟患了脊膜瘤。
據陳先生描述,他開始腿麻,覺得不算事,歇歇就好了,后來雙腿的麻木感逐漸加重,麻木范圍上升至臍平面,導致他行走困難,已經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為求進一步治療,他才來到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一科就診。
陳先生告訴該院神經外一科主任李力,自己平時小便也很困難,左邊胸背總是酸疼,早上起來的時候最嚴重,總覺得身上有個東西壓著,喘不過來氣。
住院后,管床醫(yī)生王二威詳細詢問了陳先生病史,經過檢查,發(fā)現胸椎MR顯示胸2/3椎間隙對應水平椎管內有個占位,考慮是脊膜瘤。
據了,脊膜瘤是常見的椎管內、脊髓外腫瘤,是覆蓋在脊髓外周的蛛網膜或硬脊膜的良性腫瘤。脊膜瘤壓迫軟脊膜及脊髓后,早期表現為肢體麻木、無力感、腳踩棉花感、排尿排便異常等癥狀。脊膜瘤病情可呈持續(xù)加重趨勢,有截癱及大小便功能障礙的風險。
李力告訴患者家屬,陳先生是椎管內腫瘤,必須要進行顯微手術治療。
胸椎是人體整個脊柱最狹窄的部分,而胸段脊髓也是整個脊髓最脆弱的部分。脊髓腫瘤在椎管內,四周布滿了神經和血管,而脊髓最寬處僅1厘米。小范圍的損傷都會造成嚴重的并發(fā)癥,手術的復雜性、風險性不言而喻。
為了安全完成此次手術,李力組織科室專家認真討論、精心設計、決定對陳先生全麻下行顯微鏡下椎管內腫瘤切除術。
顯微鏡下椎管內腫瘤切除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通過顯微鏡的引導及放大作用,清晰顯示腫瘤與正常脊髓及血管神經的粘連關系,從而解剖并切除腫瘤,最大程度的保護脊髓神經功能,緩解患者癥狀。
術中,在顯微鏡的引導下,李力憑借嫻熟的技巧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小心翼翼地分離出腫瘤并切除。
術后第二天,陳先生的下肢麻木癥狀有了明顯改善,麻木平面下降至腹股溝水平。此后,癥狀一天天好轉,術后病理診斷為脊膜瘤。復查增強磁共振,腫瘤切除干凈,順利出院。
責任編輯: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