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記憶——“老門神”》戲景交融演出老北京的市井煙火
摘要:《南城記憶——“老門神”》在許多設計上頗為考究,拉洋片該配怎樣的行腔和唱詞、曾經的福字怎么貼、打賞笸籮該怎么拿、牛骨數來寶的骨板如何制作……主創團隊請教老先生,多番鉆研,為觀眾“復活”了老北京南城的市井煙火。
走進顏料會館,茶水端上,桌椅擺開,一位圓頭圓腦的保安小哥走來,閑話家常地說起會館的前世今生。時光倏忽倒流,幾位曲藝人涌入,七嘴八舌道來亂世飄零的悲歡喜樂。
近日,北京曲藝團首部沉浸式曲藝劇《南城記憶——“老門神”》在顏料會館首演。這是一部戲與景深度交融的作品,它的創作靈感受到了曲藝團與熱心的會館保安交往經歷的啟迪,以會館看門人“老門神”為切入點,引出昔年間北京南城老藝人的“藝”與“義”。8位性格鮮明的角色展示了單弦、大鼓、相聲、快板等9種曲藝形式,其中不乏早已隨著社會發展淡出舞臺的拉洋片、牛骨數來寶,近在咫尺的表演和互動極大地添加了觀演樂趣。比如,觀眾入席時,桌上已提前備好了銅錢,方便大家慷慨地“捧個錢場”,親身感受一把拉洋片也是如今越來越難得的一種體驗。
《南城記憶——“老門神”》在許多設計上頗為考究,拉洋片該配怎樣的行腔和唱詞、曾經的福字怎么貼、打賞笸籮該怎么拿、牛骨數來寶的骨板如何制作……主創團隊請教老先生,多番鉆研,為觀眾“復活”了老北京南城的市井煙火。顏料會館古色古香的建筑和自帶戲臺的空間與這個有著時空縱深的故事相得益彰,而考慮到這里距離前門大街不遠的獨特位置,對許多游客來說,《南城記憶——“老門神”》或許會成為了解北京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的一扇窗口。向來,觀眾們看慣了舞臺上集錦一般的曲藝表演,“沉浸式曲藝劇”的形式確是一種新奇不俗的體驗。
《南城記憶——“老門神”》中,演員們曲藝本領扎實,觀眾有目共睹,快板翻飛如風,茶藝精彩驚險,大鼓悠揚動聽,但同時,沉浸式演出非常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底。從目前的演出效果來看,演員們入戲“演”角色的“信念感”、跳進跳出的自如感似乎還可以再加強一些,與觀眾交談互動、抖包袱的節奏也需摸索得更加圓融。另外,作品的故事固然幽默詼諧,但整體的戲劇張力、起落跌宕還有進一步增強的空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服化道的細節也可以再做提升。
但總的來說,首演不久、仍在打磨之中的《南城記憶——“老門神”》有著成為精品的潛力。在活用會館歷史、煥新藝術表達、推動人才培養等許多層面,這部與顏料會館彼此成就的作品,或許可以為持續推進的“會館有戲”品牌探索一些新的可能。高倩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