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擁忠骨 白雪慰英靈 社會各界紀念楊靖宇將軍殉國84周年
摘要:楊靖宇命令警衛員帶領幾名傷員先行突圍。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平均每年接待省、市各級單位上千家,黨員干部職工30萬人次以上。楊靖宇精神始終灌溉滋養著天中大地,我們一定要把將軍遺志傳承好,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p>
駐馬店網訊(記者 耿楊揚)2月23日,大雪過后,楊靖宇將軍紀念館銀裝素裹,更顯莊嚴肅穆。“氣節不朽 山河共載”“英雄功績 永垂不朽”等字樣的紅色橫幅越過一棵棵蒼松翠柏,尤為醒目。在冰雪映襯下,一座黃白相間的菊花花圈立于楊靖宇將軍雕像腳邊。不遠處的積雪上,印著深深淺淺的腳印。
“那是剛剛離去的駐地部隊和社會團體,每年這個日子,我們紀念館都會跟他們聯合舉行紀念活動,緬懷將軍英靈,汲取奮進力量。”楊靖宇將軍紀念館館長張杰告訴記者。
84年前的今天,同樣的冰天雪地,楊靖宇將軍頂著凜冽的寒風,穿行茫茫林海,在四面合圍之下,以周身沸騰的熱血戰斗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在億萬中國人民的心中樹立了不朽的豐碑。
1905年,楊靖宇出生在駐馬店市確山縣古城鄉(現驛城區古城街道)李灣村一個農民家庭。18歲考學,22歲入黨,青年時期的楊靖宇積極參加愛國運動,并在中共中央“八七會議”后,參加發動劉店秋收起義,打響了我國北方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從此帶領河南人民揭開了河南土地革命的序幕。
大革命失敗后,楊靖宇輾轉來到東北,先后擔任東北反日總會會長、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等職。隨后,他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東北抗日聯軍。
1940年1月,楊靖宇帶領五六十人的小分隊冒雪東進,因內部出現叛徒,小分隊陷入敵人包圍圈。楊靖宇命令警衛員帶領幾名傷員先行突圍。同年2月18日,他身邊留下的最后兩名戰士不幸犧牲;2月23日,楊靖宇只身來到濛江保安村附近的三道崴子,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楊靖宇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最后壯烈犧牲,年僅35歲。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對日作戰最早、條件最艱苦、歷時最長的抗日武裝,東北抗聯經歷了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中最為慘烈、最為悲壯的14年歷程,被中共中央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贊之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范”,并致以“最崇高的民族革命敬禮”。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聯將士用不畏強暴的勇氣、革命必勝的信念、殺身成仁的決心,捍衛國家主權、維護民族尊嚴,在白山黑水間,書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鑄就了彪炳史冊的抗聯精神。
“世上歲月短,囹圄日夜長。民族多少事,志士急斷腸。”這是楊靖宇年輕時在獄中所作的一首詩,也是他在民族存亡之際的真實心跡寫照。他也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人們需要精神的洗禮。最近幾年,能明顯感受到大家對紅色教育的熱情日益高漲。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平均每年接待省、市各級單位上千家,黨員干部職工30萬人次以上。楊靖宇精神始終灌溉滋養著天中大地,我們一定要把將軍遺志傳承好,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張杰說。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