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深夜有溫暖
通訊員 周甜
新年伊始,凌晨1點左右,一家三口匆匆忙忙來到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
原來,這位24歲的年輕男子半夜睡不著覺,父母情急之下帶著他來到醫院,尋求醫生幫助。值班醫生付珂敬耐心傾聽了他們的傾述,了解到該男子平時入睡困難、消極易怒,結合他各項風險評估分值,已達到入院治療的標準,父母也強烈要求其住院治療,但該男子面露難色,對住院表示抗拒。通過與其詳談,付珂敬醫生進一步了解到他作為家中獨生子,父母給予其太多寄托的同時又過多干涉他自己的生活,本應迸發生命活力的歲月年華困頓于父母的處處“支招”,心理探查中隱約發現他睡眠差、易怒與家庭生活背景有很大關系。結合他既往住院的體驗及出院后的康復訓練等情況,臨時給予他們一家三口家庭治療半小時,明確了他們在生活互動中各自的角色,同時應用人本主義理念鼓勵他走出去,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父母,減少角色沖突,共建深度關系。
半個月后的一天,這一家三口再次來到醫院,將一面錦旗送到急診科付珂敬醫生的手中,感謝付醫生給他們一家解決了煩心事。“半個月前的凌晨,我們一家三口來到醫院,付醫生和我們聊了很多,從那晚之后,孩子睡眠好了,在父母面前能夠坦率交流了,我也學會不再帶著焦慮面對孩子,減少了支招,孩子現在工作上主動性很高,不再消極,是我想看到的陽光健康大男孩,我們現在的家庭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真的特別感謝付醫生,良言一句三冬暖,我們多年的養育誤區也有了醍醐灌頂的收獲。”
面對家屬和患者的滿意和贊許,急診科醫生付珂敬這樣說道:“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焦慮、煩躁的家長毫不避諱地訴說著孩子的各種癥狀,殊不知這個時候的家屬已經頻頻帶著情緒侵入孩子的世界,在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理念中‘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早已深入社會方方面面,殊不知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邊界感、預警線。說‘不’是忤逆,說‘是’是壓抑,左右徘徊太久心靈難以找到港灣靠岸,如果有需要,急診深夜有溫暖。”
責任編輯:郭雪峰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