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非遺之夜》:還原記憶中的年味
摘要:向非遺傳承人請教傳統手藝,欣賞浙江烏鎮竹編、天津溫派面塑、江蘇徐州香包、上海燈彩等非遺項目的魅力;品嘗陜西關中禮饃、江蘇高莊豆腐干、四川李莊白肉、重慶泡菜火鍋等非遺美食;
“年味”是什么?每個人給出的答案都不相同。可能是全家團圓的一頓年夜飯,可能是舞龍舞獅、貼窗花等傳統年俗,也可能是一聲聲“過年好”的美好祝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前不久播出的特別節目《新春非遺之夜》從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切入,將各種非遺元素融入節目創作,用沉浸式市集的形式打造流動的觀賞景觀,用文化底蘊與網感兼具的新媒體傳播渲染新春氣氛,再現人們記憶深處的傳統年味。
《歌行四方》表演中,新疆維吾爾族手鼓、哈薩克族六十二闊恩爾等不同非遺音樂形式交融,奏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諧樂章。原創歌曲串燒《我的家鄉很好吃》盤點四川、天津等五地非遺美食,展現“舌尖上的中國”的獨特魅力?!缎麓悍沁z之夜》用精彩節目傳遞非遺知識、彰顯非遺之美,讓觀眾汲取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食糧。
“這是一場動起來的晚會,全家跟著嘉賓們一塊逛大集”“集市布景接地氣,比傳統舞臺更有沉浸感……”節目播出后,不少觀眾為《新春非遺之夜》打造的沉浸式觀演空間點贊。通過在場景移動、互動體驗等方面的創新,節目擺脫了傳統靜態舞臺的束縛,讓“全民參與”的觀演方式成為可能。
從中心廣場逛到九州廣場,去頑皮巷找尋童年回憶,在食神街“逛吃逛吃”……創作者時而運用細致入微的特寫鏡頭,時而切換成俯瞰全城的航拍視角,使節目場景富于變化。演出和游園同時進行,表演嘉賓與非遺傳承人頻繁互動,使觀眾獲得第一視角的沉浸觀感。他們跟隨重慶銅梁龍藝術團、廣東趙家獅等南國醒獅團,環繞中心廣場奔跑;向非遺傳承人請教傳統手藝,欣賞浙江烏鎮竹編、天津溫派面塑、江蘇徐州香包、上海燈彩等非遺項目的魅力;品嘗陜西關中禮饃、江蘇高莊豆腐干、四川李莊白肉、重慶泡菜火鍋等非遺美食;嘗試破解魯班鎖的秘密,見證一張傳統窗花的誕生過程……傳統的藝術欣賞變成了“逛大集”體驗,觀眾更成了非遺傳承的參與者。
大屏演出之外,《新春非遺之夜》還在新媒體領域發力,讓非遺年俗等優質內容持續引發網友關注。央視頻官方微信視頻號推出“大話非遺”系列短視頻,以“龍年說非遺,我來出道題”的趣味形式為觀眾介紹香河肉餅等非遺項目。“家鄉的非遺‘推薦官’”活動則讓多位總臺主持人推薦各自的家鄉美食,諸如山東的花餑餑、山西的魚羊包等,帶全國觀眾一起關注身邊的非遺。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從曲藝到舞蹈,從技藝到醫藥,每一個非遺項目都有獨特的光彩。如何對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現代化表達,使其潤物無聲地浸潤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新春非遺之夜》從文藝節目的角度給出了破題之道——把舞臺變成集市,帶觀眾發現生活里的非遺,文化傳承的可能性就藏在其中。
(作者:胡建禮,系媒體人)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