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棚里忙出“幸福年”
摘要:20世紀80年代,毛集村村民向學海到外地學習蘑菇種植技術,回來后在村里開始摸索著種植蘑菇,在向學海的帶動下,毛集村村民紛紛學著開始陸續種植蘑菇,劉長見也和其他村民一樣發展蘑菇種植,為把蘑菇種好,他一邊摸索一邊學習,通過20多年的摸索,他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也有了自己種植...
駐馬店網訊(記者 李玉榮)2月13日,正月初四,記者走進正陽縣熊寨鎮毛集村劉長見的蘑菇棚,一股蘑菇的清香撲鼻而來,蘑菇棚內生機勃勃,鮮嫩肥厚的平菇像一個個小云朵從菌棒中伸出腦袋,甚是喜人,劉長見和妻子曹愛萍正在采摘蘑菇,忙得不亦樂乎。
每年春節都是蘑菇的銷售旺季,從年前12月份開始上市,每天下午四五點采摘,整理、裝箱,一直要忙到夜晚12點才能把一箱箱的蘑菇裝上車運往信陽市場銷售。”曹愛萍說,一天采摘1000多斤,上百件蘑菇,就是大年三十,她讓丈夫劉長見去信陽市場送蘑菇,她一邊做年飯、一邊貼門畫,還賣了1000多元錢。大年初一,一大早來蘑菇大棚里購買蘑菇的客戶絡繹不絕,當天她還賣了3000多塊錢。
“這幾天天氣暖和,蘑菇長得快,我就更忙了。”曹愛萍說,她忙得連走親戚都顧不上,大年初二,她去娘家連飯都顧不上吃,在娘家不到一小時就趕快又回到蘑菇棚里干活。
毛集村是遠近聞名的“蘑菇村”。20世紀80年代,毛集村村民向學海到外地學習蘑菇種植技術,回來后在村里開始摸索著種植蘑菇,在向學海的帶動下,毛集村村民紛紛學著開始陸續種植蘑菇,劉長見也和其他村民一樣發展蘑菇種植,為把蘑菇種好,他一邊摸索一邊學習,通過20多年的摸索,他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也有了自己種植蘑菇的“獨門秘籍”,成立了合作社,抱團致富。
劉長見告訴記者:“種植蘑菇真是辛苦,累是累了點,但這一年下來,收入也不錯,今年春節期間,蘑菇都賣到5塊錢一斤。俗話說,有付出就有收獲,忙和累都是值得的,現在我種蘑菇越來越帶勁,我們家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春節前蘑菇價錢高,我們就給大棚加溫,讓蘑菇快長。”在村民周霞的蘑菇棚內,周霞一邊采摘蘑菇一邊說,每年種植蘑菇成了她家的致富“功課”,她家已經種植了10多年,也因此走上致富路。
在毛集村,像劉長見、周霞一樣努力經營蘑菇種植,在增收路上拼搏奮斗的村民比比皆是,記者看到向海華、向連華、向四華兄弟房前屋后都是蘑菇大棚,村民家家戶戶種植蘑菇,春節期間,他們仍在蘑菇棚里忙碌著,忙出了屬于他們的幸福年,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