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習之丨致新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摘要:讓我們一起在新春之際,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這些用典,感悟詩詞之美,勉勵彼此,接續奮斗。
編者按 新春佳節,中國人總會以獨有的方式,用傳統文化詩詞展望來年,彼此祝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發表重要講話,引經據典,給人們以深刻的思想啟迪。讓我們一起在新春之際,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這些用典,感悟詩詞之美,勉勵彼此,接續奮斗。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連續不是停滯、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創新為支撐的歷史進步過程。中華民族始終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斷創造自己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作為最繁榮最強大的文明體屹立于世。中華文明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典】
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至秦漢﹞《禮記·大學》
【釋義】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三個“新”字,本義是指洗澡除去肌膚上的污垢,使身體煥然一新,經常引申為精神上的棄舊圖新。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從動態角度來強調不斷革新。“創新”一詞即濫觴于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是比較強調創新的,要求人們以一種革新的姿態,適應并推動社會發展,而不能因循守舊,阻擋歷史前進的步伐。
將洗澡引申為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在中國文化中比較普遍。古之圣人,欲養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潔體,如《莊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禮記·儒行》也稱“儒有澡身而浴德”。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疏為:“‘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謂能澡潔其身,不染濁也;浴德謂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
(編輯:萬鵬,設計:劉圓圓)
(資料來源:《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求是)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