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用“千萬工程”經驗 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
摘要: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全面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尊重農民意愿,讓廣大農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把“千萬工程”作為典型案例寫入標題,肯定了“千萬工程”在鄉村全面振興中的普遍意義。
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萬工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新華社發(謝尚國攝)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等重要提法部署,釋放出我國將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積極信號。
2023年6月16日,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泉心村村民劃著船采收荷花、荷葉。該村利用水鄉荷塘、河道優勢,積極發展特色旅游和休閑農業,助力共同富裕。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千萬工程”造就浙江萬千美麗鄉村
“千萬工程”實施20多年來,造就浙江萬千美麗鄉村,造福萬千農民群眾,創造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成功經驗和實踐范例,其中的先進經驗值得各地學習。
■近年來,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深入實施“千萬工程”,因村制宜,激活鄉村發展活力,走出了一條具有天臺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近年來,浙江省義烏市李祖村,著力打造“國際文化創客村”,抓住“千萬工程”實施契機,改善村容村貌,挖掘鄉村特色,開發農旅、文旅、鄉旅等旅游觀光項目,以研學項目為支點,以電商直播為渠道,積極發展新興業態,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的李祖村,吸引了不少返鄉、下鄉的青年創業者,原村民、新村民、村集體、運營公司聯動,把李祖村建設成為浙江省農創客示范基地。
“千萬工程”經驗怎么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月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表示,“千萬工程”經驗怎么學?關鍵要從實際出發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從各地實際和農民需求出發,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
“兩個確保、三個提升、兩個強化”指明方向
抓好工作重點——如何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貫穿一號文件的“兩個確保、三個提升、兩個強化”指明方向,推動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是做好“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不容有任何閃失。我國實現了糧食生產“二十連豐”,但在糧食安全問題上仍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關鍵要把今年一號文件的具體部署落到實處,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確保14億多人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同時,壓緊壓實防止返貧工作責任,加強幫扶力度,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2023年9月16日,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流峰鎮農民在晾曬稻谷(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周秀魚春攝)
■提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要抓好鄉村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促進“村BA”、村超、村晚等群眾性文體活動健康發展。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推動解決“小馬拉大車”等基層治理問題。
2月4日,2024年浙江省湖州市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活動在吳興區妙西鎮王村村舉行,17個舞蹈、戲曲、小品等節目分四個篇章上演。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這需要各地各部門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鼓勵符合當地實際的實踐探索和制度創新,穩定農民外出務工收入,挖掘產業經營增收潛力,多措并舉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2023年10月25日,工作人員在魯渝(壽光)蔬菜現代產業園南門科技示范園辣椒種苗大棚操控水肥一體化系統。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一號文件明確了202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路線圖”,關鍵要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全面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尊重農民意愿,讓廣大農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編輯:唐子曄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