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畫家村”用藝術點亮振興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袁楠 通訊員 余曉建
“沒想到,我們也吃上了‘文化飯’!”1月25日,新鄉縣大召營鎮大召營村,村民姜艷萍在家手拿電烙筆,在葫蘆上“筆走龍蛇”,一個平平無奇的葫蘆不多時便成了“穿”著字畫的文玩,身價猛漲數倍。憑著這葫蘆烙畫的手藝,姜艷萍每月可以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按她的話說,能吃上這口“文化飯”,是沾了村里的光。
一切從何說起?
近年來,大召營村通過清理不規范合同、宅基地改革等,每年的集體收入增至230多萬元。修路、鋪污水管網、建文化廣場……基礎設施完善的同時,村容村貌也逐漸改善。如何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把村子建得更有特色,實現全面振興?
“我們有獨特的優勢。”村黨支部書記姜磊略帶驕傲地說道,大召營村其實是個在當地小有名氣的“畫家村”。從村里走出來的著名畫家王金嶺,是長安畫派的代表人物。近些年來,小小的大召營村涌現了2位國家級美協會員以及8位省級美協會員。
姜磊到西安拜訪王金嶺,邀請他回村開辦書畫院,利用其在全國書畫圈的影響來支持村里的發展,王金嶺欣然同意。2018年,占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的“金嶺美術館”建成,通過承辦國家級、省級大型書畫展,幾年來陸續接待了來自全國的專業級書畫家及觀眾萬余人次。“畫家村”的名氣越來越大,人氣也越來越旺。
與此同時,村里還邀請在外鄉賢、省內知名設計師王建中擔任規劃設計顧問,為村子發展文旅產業作規劃。村里相繼建設了葫蘆大觀園、荷塘月色休閑園、郭仲隗紀念館、景觀文化街、紅旗渠精神傳承館等,并打造了豆腐坊、粗布坊、葫蘆坊等18個中原民俗特色手工作坊,村里提供機器設備,村民們的老手藝有了用武之地,通過銷售豆腐、粗布、葫蘆等特色產品,每人每年可增收2萬至3萬元。
翠竹掩映、庭院古樸、小路清幽,如今走進大召營村,感覺仿佛置身古畫一般。村子越來越美,不僅讓村民們喜笑顏開,也俘獲了一眾畫家的“芳心”。大召營村利用村里的坑塘老宅,打造了能供創作、交流、授課的“畫家部落”,吸引了李德君、趙金源、孟俊虎、王鳳年、徐興等16位知名書畫家入駐,各具風格的“畫家小院”成了村里一道別致的風景。漸漸地,大召營村在藝術圈里出了名,清華美院、西安美院、各級美術家協會的美術家們紛至沓來,“畫家部落”二期即將落成,又將有30多位藝術家入駐。
畫家們開門授課,村里的孩子紛紛報名,姜艷萍的孩子也是其中之一。她自己也受到感染,經常去看展觀畫,登門請畫家指點。如今,她的葫蘆烙畫技藝已經在村里數一數二。
責任編輯:仇卉陽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