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戲靴 四代人傳承的百年技藝
摘要:問起制作戲靴最難、最重要的環節,“天中汝藝”戲靴第四代傳承人、涂全新的小兒子涂亞威告訴記者,不同的角色搭配不同的靴,有厚底靴、朝方靴、虎頭靴等。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文化因傳承和創新而鮮活,技藝以堅守和精湛而出彩。汝南戲靴即“天中汝藝”戲靴,是駐馬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汝南縣三橋鎮溱頭河村涂家四代人堅守的文化瑰寶。
涂家汝藝戲靴第三代傳承人涂全新正在縫靴幫。
汝南是千年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汝南以“戲窩子”著稱。據《汝南縣志》記載,清末時期,汝南縣稱為汝陽縣,境內有京劇、評劇、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道情、曲子、二夾弦、越調等8個不同的戲曲種類。汝南特色的羅卷戲、絲弦道更是遍及鄉里。傳統戲裝之一戲靴的制作技藝就產生在此時的文化環境之中。
汝南傳統戲靴不僅傳承了百年技藝,也展示了千年古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汝南縣三橋鎮溱頭河村的駐馬店天中汝藝戲劇影視用品有限公司——“天中汝藝”戲靴制作涂家家庭作坊,一睹戲靴芳容。
制作精美的戲靴。
剛進制作間,記者就被一雙雙色彩亮麗、輕薄精致的戲靴所吸引。一只只古樸美觀、規格不一的戲靴及一個個厚度不同、形態各異的半成品讓人眼花繚亂,置身其中,仿佛游離于一場盛大的戲曲表演之中。
“很少見吧?”正在縫靴幫的涂家汝藝戲靴第三代傳承人涂全新問記者。涂全新說,制作戲靴先根據演員需要的戲靴樣板制作鞋胚,再根據樣板選擇紙張的數量,要經過切樣、穿麻線、鞋底打孔、割口、納鞋底、修邊、打磨、上鞋面、烘干、抹粉等幾十道工序。涂全新已制作戲鞋、戲靴40多年。從武生靴到花臉靴,從判官靴、虎頭靴再到旦角兒的彩鞋,他擅長制作的戲靴有幾十種。
戲靴生產車間。
涂氏制鞋已歷經四代,逾百年歷史,在豫劇、越劇界聲名顯赫。涂家手工制作的戲鞋、戲靴,曾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港澳等國家和地區。河南省及市劇團的眾多戲劇名家名角兒都穿過涂家制作的戲鞋戲靴。
戲劇鞋靴制作是一種民間手工技藝,不僅襯托人物形象,其制作精良與否,還影響演員在舞臺上的發揮。
涂全新告訴記者,為保證靴樣更加精準,繡出的花更形象逼真,涂家制作的戲靴除裁剪、繡花通過電腦裁床和電腦繡花機外,其他工序全是手工。手工制作戲鞋、戲靴活兒累、技術要求高,沒有點兒工匠精神是干不了的。為追求手工制作戲鞋戲靴的極致完美,他不斷專研、學習,并深入表演一線和后臺,向演員了解穿鞋的感受和存在的問題。針對內增高靴子前后底高度差不合理、演員穿上不舒服的問題,他經過長期的刻苦鉆研,最終設計出比較合適的鞋樣,按其制作出來的鞋子,演員們穿起來非常舒適。
“我家祖傳的手工制作戲鞋手藝到我這兒已經是第三代了。”涂全新說,祖上流傳下來的不少鞋模和工具,百年來一直在沿用。他的爺爺叫涂冬至,父親叫涂大春,他的手藝就是跟爺爺和父親學的。涂家的制鞋制靴手藝,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谷,“文革”期間被迫中止。直到20世紀80年代,涂家又重拾這門祖傳的老手藝。2003年創辦了戲靴制作家庭作坊,2016年成立了駐馬店天中汝藝戲劇影視用品有限公司,2020年注冊了“天中汝藝”商標。涂家戲靴之所以經久不衰,靠的就是這份堅守。
“戲靴制作最重要的是靴底。”問起制作戲靴最難、最重要的環節,“天中汝藝”戲靴第四代傳承人、涂全新的小兒子涂亞威告訴記者,不同的角色搭配不同的靴,有厚底靴、朝方靴、虎頭靴等。戲靴中最難做的是“武生厚底”,跑圓場、騎馬跳躍、翻滾轉身……都是武生戲曲中常見動作。因此,對制作武生的厚底靴要求特別高,既要美觀,還要結實、不變形。
近年來,涂家在堅守老技藝的同時,不斷創新,不但技藝更加精湛,而且把原來的木制鞋底,換成了麻紙和牛皮,這樣制作出的靴子,不但輕便、美觀,而且耐磨防滑,受到廣大戲曲、影視演員的喜愛。
涂全新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傳統戲靴純手工制作企業僅存4家,除他家外,還有河北霸州一家、天津兩家。如今,精通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能夠靜下心來學習這門手藝的年輕人更是寥寥無幾,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學習做戲靴,讓這門珍貴的手藝永遠流傳下去。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兩個兒子經過10多年的刻苦學習,已掌握了戲靴制作技藝,且在兒子的幫助下,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品不僅銷往全國,也通過互聯網銷到了國外。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