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小番茄成就大產業
摘要:另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他包了番茄產業園六座大棚,一個大棚利潤近三萬,六座大棚,一年收入近20萬。
駐馬店網訊(記者 栗晨曦 見習記者 李輝 )一串串西紅柿長勢喜人,70多座番茄大棚里一片豐收景象,農民們高興得合不攏嘴,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這是1月15日,記者在汝南縣宿鴨湖街道桃園鋪社區番茄產業園看到的場景。
每天早上6時,這里的村民們便開始一天的忙碌,采摘、挑選、稱重、裝車,一派繁忙的景象。這一切都得益于社區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大棚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從2019年起,桃園鋪社區在宿鴨湖街道的引導下,便開始充分利用本地傳統產業優勢,抓住發展機遇,創新農業發展方向,大力發展培育特色農業。番茄產業園由200畝逐漸發展到1400多畝,大棚逐漸集中連片,種植戶延伸到附近村莊。2022年,每座大棚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帶動就業群眾150人。
“感謝黨和政府的幫助,感謝專家的技術指導,我們園區的番茄從去年八月就開始上市,馬上是春節銷售旺季,我們更不愁賣,天天都有訂單來。”番茄產業園一位農民說。
另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他承包了番茄產業園六座大棚,一個大棚利潤近三萬,六座大棚,一年收入近20萬。他覺得作為農民來說,這個收益很可觀,“我們農民日子越來越好,比很多城里人過得還舒坦,我很滿足。以后我將會帶領家人更加努力奮斗,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宿鴨湖街道桃園鋪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彥松表示,社區大力推進黨支部領辦集體合作社,提供番茄產業項目農業、農資、技術等服務,實現了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農民只管種,我們有專門的經紀人,訂單根本不用愁,每天都會有客商來拉番茄。番茄園也會注冊商標,建保鮮庫、設展示區、直播區……”劉彥松說,未來,桃源鋪社區將繼續創新發展模式,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產、供、銷一體化閉環運營,提升市場競爭力,增加群眾收入,同時以桃園鋪為中心輻射帶動了周邊社區群眾發展蔬菜產業,增加就業崗位。
桃園鋪社區通過發展“大棚經濟”,不僅讓村民們鼓起了“錢袋子”,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然而,這只是宿鴨湖街道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宿鴨湖街道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除了利用上級資金發展桃園鋪設施蔬菜產業改造提升項目,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還加大對陳坡薯博園扶持力度,發展電子商務,助力產業發展,新建1處豫南地區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扶持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024年,宿鴨湖街道將進一步抓好特色產業發展??茖W合理謀劃產業布局,因地制宜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依托蔬菜大棚、紅薯種植等特色主導產品,大力發展生態、綠色高品質農產品,打造品牌建設,促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穩定增收,讓農民富起來。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