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技 打出“年輕”的花|鄉村行 看振興·田野的呼喚
摘要:大宋打鐵花非遺傳承人 李寶剛:你看一下這個鐵水是不是發白 是不是翻滾 是不是 (記者:這都好了 是吧) 好了 換衣服開始準備 一聲口令,凌空的鐵水和木拍瞬間的接觸下,化為漫天金花。
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鐵花”是一項傳承千年的技藝。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傳承的隊伍中,給這個千年古技注入了新活力。
將1600℃的鐵水打向高空,化為漫天花彩,遍地生金。這是今年鄭州一家景區跨年夜的打鐵花盛宴,而打出這些古老煙花的卻是一群年輕人。1月11日,記者來到開封老君堂村,找到了這群小伙伴的訓練基地。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屈豐:我看你這么年輕
(團長:是 我是1994年的)
1994年出生 就當團長了
不僅團長年輕,團員們也都是20歲左右。別看年齡不大,但各個都身經百戰的老手。現在他們正在通過創新編排,增加春節打鐵花節目的吸引力。
大宋藝術團負責人 付有進:我們現在討論的是把這個火龍鋼花這個節目和打鐵花,然后相融合在一起想要做得規模隆重一些,然后12臺爐子和兩條龍同時演出。
90后團長付有進畢業于河南大學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上學期間經常參加民俗活動,尤其著迷打鐵花。一次到開封老君堂村義演的過程中發現,這里的村民特別喜歡民俗活動,而且有鐵匠冶煉的歷史。經過走訪發現村民李寶剛正是非遺傳承人。在付有進的召集下,村里熱愛民俗的年輕人聚集了起來,李寶剛成為了打鐵花傳藝總教頭。
【現場】用點力打了 對,拋得高一點 再稍微拋得高一點
大宋打鐵花非遺傳承人 李寶剛:(常用的)打鐵花有四種,一種是打樹花、打墻花、還有打花棚。這種是用木板打出來。這個打鐵花非常靈活運用,適用于各種場地,不受場地大小的限制。
到現在為止,藝術團已由過去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七十多人,去年一年演出近百場,團員們平均年增收1萬多元。飽滿熱情的人們對于觀看打鐵花喜愛,也激發著年輕人的創造力。
大宋藝術團團員 刑浩天:因為我本身前期是車工機械出身的,我知道有種特殊原料能用火點起來之后有種非常漂亮的煙花。包括里邊這個裝置,都是咱團隊自己研發的,然后一插電就是轉起來。使這個煙花轉速快,與鐵花配合起來是相當的壯觀漂亮。
幾年來,他們在鐵水煉制、工具改造、編排融合等方面不斷創新。不僅豐富了技藝,也受到了市場的認可。為了讓記者更深入地了解打鐵花技藝,老師們開始了輪番教學。
大宋打鐵花非遺傳承人 李寶剛:千萬不要從這邊打。在這邊打的話會傷著自己臉啊,燒著啥。一定不能從這邊打,要從這邊打前半部接住這個水
打水練的是力量,感受水落在身上的感覺,因為1600度的鐵水必須打成蒙蒙的細雨才能既好看又不傷人。從太陽高照到日落西山,記者一遍遍練習著。老師說當肌肉產生記憶,才能打出又高又大又細膩的金花。隨著夜幕降臨,爐火開始嘶吼。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屈豐:大概離了一米多 現在感覺整個就是烤臉的
(團員)一千五六百度
大概燒一個小時能把這個鐵能燒成水是吧
(團員)45分鐘
打鐵花有個秘訣“打白不打紅,打快不打慢”。鐵水只有煉成白色才能打散,紅色的鋼水相對粘稠飛出去很危險。而且擊打的時候必須全力、果斷。
大宋打鐵花非遺傳承人 李寶剛:你看一下這個鐵水是不是發白 是不是翻滾 是不是
(記者:這都好了 是吧)
好了 換衣服開始準備
一聲口令,凌空的鐵水和木拍瞬間的接觸下,化為漫天金花。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屈豐:感覺到熱了,燒著我了。
隨著內心逐漸克服對烈火的恐懼,才深切體會到這酣暢淋漓的浴火盛宴。
大宋藝術團負責人 付有進: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新節目火龍鋼花,我們的足跡已經遍布了全國30多個城市我們今年要把這個打鐵花這項古老的技藝在全國開花。
責任編輯:劉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