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詠春》香港巡演圓滿結束
摘要:如何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保持舞劇常演常新,是《詠春》主創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周莉亞表示,每一場演出結束后,編導組、演員都會積極對當天演出進行復盤和反思。她透露,在不斷的細節調整下,目前觀眾看到的《詠春》和最初推出的版本已經有了不同。
1月7日下午,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完成了其香港巡演的最后一場表演。這部海內外上演百余場的舞劇,在香港共演出五場,每場都深受觀眾好評。本場演出后,主創和主演團隊在新年首演座談會上與觀眾和媒體分享了創作背后的故事。此次香港巡演的成功,為《詠春》即將啟動的2024年全球巡演奠定了基礎。
《詠春》在香港演出中作出了大幅優化
談及《詠春》此次來港演出做出的最大調整,多位主創主演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場地。總體而言,內地的演出舞臺較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舞臺更大。因此,無論是舞蹈道具還是演員調度,都需要進行優化和修改。
總編導周莉亞透露,在深圳演出臺口是15米,香港的舞臺臺口是12米。“所以我們把整個道具都按比例作了調整。”這也意味著演員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在調度上亦需做出改變。“例如,在內地演出時,用兩個半八拍走過去的動作,在香港就是一個半八拍,步伐要放小,而動作要延展。這都需要演員去適應。”
演員們也對此深有體會。飾演葉問的常宏基曾擔心,同樣的表演動作,在香港的舞臺上,是否會顯得更夸張,與對手演員之間的互動是否仍能做到順暢。顯然,演員們為舞臺變化作出的優化和修改,得到了觀眾的認可。當天演出獲得全場歡呼和掌聲,演員們多次返場致謝。
舞臺空間的變化,讓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舞劇《詠春》編劇馮雙白感受到了與以往不同的現場體驗。“這里的觀看氛圍很集中。我自己坐在底下看的時候,覺得演員都離我很近,演員的臉也能看得更清晰,感受更強烈更濃厚。”
香港業界向主創發出共創邀請
作為大熱舞劇,《詠春》已在海內外演出百余場。如何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保持舞劇常演常新,是《詠春》主創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總編導韓真對此表示,希望每一位參與《詠春》的人都能沒有“精神潔癖”,心中始終懸掛著一桿標尺。“對于我們來說,這部劇已經演了一百多場,但對于臺下的觀眾來說,他們中一定有人是第一次來看《詠春》。我們必須要用真誠的心站在舞臺上,面對每一位走進劇場的觀眾。”
常演常新的另一個秘訣是不斷精進。周莉亞表示,每一場演出結束后,編導組、演員都會積極對當天演出進行復盤和反思。“或者是某個門板往上場口多推了一點,或者是一個演員的腳在觀眾看不到的地方挪動了。編導組會將這些細節一一記錄下來,再作調整。”她透露,在不斷的細節調整下,目前觀眾看到的《詠春》和最初推出的版本已經有了不同。
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云濤作為業內人士,被《詠春》團隊的專業和勤勉深深打動。他在現場向韓真、周莉亞發出邀約:“希望你們兩位可以來香港參與舞蹈創排工作,你們很值得我學習。”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