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人民法院繪就訴源治理新“楓”景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王樹恒)推進訴源治理工作是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正陽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構建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挺前、法院裁判終局的訴源治理新格局,2023年,正陽縣人民法院新收案件數量同比下降4.32%,2023年1至12月,全院新收一審案件同比下降5.14%,進一步推動了矛盾糾紛見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亂、止之于未訟。
“群眾的司法期盼在哪里,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不久前,在真陽鎮綜治中心內,承辦法官通過接地氣、有溫度的調解方式,成功化解兩起排除妨礙案件,解開了雙方當事人的心結,讓司法便民體現在案結事了化解矛盾促和諧上。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為從源頭上減少法院訴訟案件增量,該院把深化群眾法治思維,推進基層依法治理作為支持和推動法院訴源治理的關鍵路徑,協同相關部門深化實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讓“法律明白人”活躍在群眾身邊,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該院聯合縣司法局開展普法微課堂活動,建立直抵一線、直達群眾的普法微信群,以裁判案例樹立行為規則,引領社會風尚。2023年8月,縣委政法委、縣人民法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聯合通過搭建法官聯系點和“微法庭”兩個工作平臺,持續深化人民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充分發揮直接立案+訴前調解、法院+村委會+鄉賢聯合調解、法院+司法所+派出所聯合調解、委托調解+委派調解、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或支付令工作效能,全力推進矛盾糾紛在城鄉社區一線有效預防、有序化解、有力止訴。
推動調解工作發展關鍵在人。該院立足自身職能作用,大力推動調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能力水平。人民法院訴前調解工作與人民調解室無縫銜接,積極接受法院委派調解,實現大量矛盾糾紛化解于訴訟之前。
專業糾紛專業調,行業糾紛行業解。該院與住建、婦聯、人社、工會、市場監管、自然資源、司法行政等部門聯合會簽訴源治理、訴調對接文件,推動行業領域普遍性問題大批量解決。在黨委、政府支持下,成立了24個行業性的調解委員會,搭建起平等溝通協商解決的平臺。建立醫患糾紛“保、調、賠、防”四位一體化解機制,充分發揮退休法官調解主體作用,65%以上的醫患糾紛得到化解。政法協同發揮“聚合”效應,縣委政法委與縣人民法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聯合建立“三進兩聯一引”多元解紛機制,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法庭”;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社區、進網格、進鄉村”,激活基層治理“最末梢”;訴訟服務團隊進駐綜治中心,推動群眾解紛“只進一扇門”;聯合公安機關和基層司法所協同解紛,引入專職人民調解員開展訴前調解,力求群眾解紛“最多跑一次”。自2023年以來,該院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線上調解了1917件糾紛,線下訴前調解成功1722件各類糾紛。
法院不僅是案件的審理者,也是延伸審判職能,做實調解指導職責,成為源頭治理和多元解紛方案的提供者。2023年,該院發揮司法建議“啄木鳥”功能,向有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23份。為著力破解訴源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針對性不強、發力點不準等問題,正陽法院發揮精準介入“手術刀”功能,制發了《關于推進精準化訴源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對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發案量占比排名靠前的案件進行系統梳理,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訴源治理。發揮類案分析“診斷器”功能,堅持“眼睛向內”,喚醒“沉睡數據”,以司法大數據分析服務更高水平的平安正陽建設。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