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大紅燈籠“照亮”增收路
摘要:她每天能給近300個燈籠涂上“金線”,按件計酬,每件0.據了解,近年來,汝南縣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瞄準農村留守勞動力,鼓勵在外創業成功人士、鄉村能人創辦鄉村車間或鄉村“小工廠”,以車間、“小工廠”的形式帶動村民就業。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汝南縣張樓鎮廟東村的森威燈籠廠,只見院子里、樓房頂、屋內外都晾滿了不同規格的大紅燈籠。穿鋼絲、裁剪、縫紉、印字、套布、貼金箔條……在3層樓的燈籠加工廠里,60多名村民正忙著趕制燈籠,一派紅紅火火的忙碌場景。
在一樓的組裝車間,坐滿了村民。他們有的用鋼絲將兩個塑料底座連接成球形,有的將成形的框架套上燈罩,有的在燈罩表面涂上“金線”,有的將吊穗粘貼到底座上,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想不到,70多歲了,俺每月還能掙2000多元錢。”提起收入,正在穿鋼絲的尤秀蓮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雖然掙錢不算多,但她很滿意,很珍惜這份工作。自從燈籠廠投產以來,只要有空,她就來工廠上班,不想耽誤一點時間。
“平時照顧老人、送孫子上學后,抽空就過來。”正在粘貼“金線”的村民鐘二玲說,加工燈籠工作時間比較靈活,還能補貼家用,對此她很滿意。她每天能給近300個燈籠涂上“金線”,按件計酬,每件0.3元,一天能掙80多元錢。
車間負責人張文峰介紹,每年1月至8月是工廠的銷售淡季,每天用工30人左右;9月至第二年1月是工廠的生產銷售旺季,基本每天用工60人以上。工廠實行按件計酬,基本能保證務工村民每月收入穩定在2000元左右,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這段時間生意好得很,每天走4000多個燈籠。”談到最近的銷售,森威燈籠廠負責人崔小衛自豪地說。他從事燈籠加工行業已10多年。2010年,他幫做生意的表姐到駐馬店市區進貨,發現大紅燈籠利潤不錯,于是,他從批發商那了解到燈籠產地,并于次年春天前往廠家考察學習。經過考察,他發現燈籠不但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投資小,且工作強度不大,工作時間也靈活,很適合村民家門口就業。2013年,他在自己家里開始嘗試制作大紅燈籠,并吸引了不少村民前來務工。
2019年,隨著銷售訂單增多、務工村民增加,小作坊已滿足不了需求。在張樓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下,崔小衛創建了張樓鎮森威燈籠廠,不到5年年產值就達到300萬元,并帶動周邊60余人實現就業,“照亮”了群眾增收路。
據了解,近年來,汝南縣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瞄準農村留守勞動力,鼓勵在外創業成功人士、鄉村能人創辦鄉村車間或鄉村“小工廠”,以車間、“小工廠”的形式帶動村民就業。截至目前,該縣18個鄉鎮(街道)已建成270個鄉村車間或鄉村“小工廠”,涉及服裝、手工制作、食品加工、機械制造等行業,帶動700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2萬余元,有效助推了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