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人民檢察院:引導涉罪未成年人回歸正途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張云積)“感謝檢察官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得以重返校園,我現在和我父親的關系也緩和多了,我一定會珍惜校園生活,好好學習,爭取明年考上大學。”近日,小明在父親的陪同下專程趕到西平縣人民檢察院。
小明系一名高中在校生,今年2月份以來,其提供自己手機、手機卡伙同他人通過撥打電話方式聯系不特定被害人,幫助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導致被害人劉某某被騙33000元。我院受理該案件后,聯系司法社工為其進行社會調查,發現其日常表現良好,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有被校外不良因素誘惑的原因。在批準逮捕階段,積極協調其家人賠償被害人損失,最終獲得被害人諒解。承辦人在充分考慮其犯罪事實、情節的基礎上,結合其社會調查結果,對其做出了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后小明以涉嫌詐騙罪被訴至法院,判處有期徒刑緩刑。檢察官通過回訪了解到他已回到學校繼續讀書并告誡他提高法治意識,不要再誤入歧途。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該案的發生并不是個例。今年以來,西平縣人民檢察院受理電信網絡犯罪活動類案件55件70人,其中未成年人參與電信網絡犯罪活動的有19人,占比27%。在案件審查中發現未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因買賣“兩卡”被行政處罰的10余人。參與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人群低齡化趨勢明顯,甚至包含不少在校學生。涉未成年人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讓人扼腕痛惜的同時不禁反思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未成年人社會閱歷和文化程度尤其是法律知識不足,對真假難辨、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抵抗力不強,容易被小利誘惑誤入歧途、參與犯罪。尤其是留守、單親、無業閑散未成年人缺少穩定收入來源,更容易被“同學、朋友、老鄉”攛掇,走上“賺快錢”的違法犯罪道路。另一方面一些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成年人利用法律對未成年人從輕、減輕處罰的特殊政策,大肆教唆、利誘或者脅迫未成年人參與、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也是未成年人涉該類案件多發的原因之一。
未成年人參與電信網絡詐騙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社會和諧穩定造成嚴重影響,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此類犯罪的上游詐騙犯罪往往隱蔽性強、跨境、數額巨大等,危害嚴重。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成為信息網絡詐騙活動的“工具人”,成為該院在從事未檢工作中的重點。
一是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依法懲治未成年人網絡犯罪的同時積極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嚴格落實刑事訴訟特別程序,重點關注涉罪未成年人更好回歸社會以及再犯預防。針對網絡不良信息泛濫及網絡成癮特點,對被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進行有針對性地考察幫教,對被判緩刑涉罪未成年人進行特殊矯治教育,引導涉罪未成年人回歸正途。
二是做強法律宣傳。結合生動鮮活的案例,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涉案集中地區學校開展“菜單式”法治教育,研發《未檢小報》電信網絡犯罪專刊,為網絡犯罪套路“畫像”,教育未成年人正確使用電信網絡工具和相關平臺軟件,自覺抵制網絡誘惑,提高警惕,增強防范網絡犯罪意識、筑牢心理防線。
三是加強訴源治理。深挖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根源,聚焦重點地區、重點問題和重點行業,及時發現網絡治理風險盲區。與教育部門加強溝通協作,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在校未成年人出售、出借銀行卡、手機卡、出租微信號等參與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問題和電信營業網店在辦理實名制手機卡中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問題,及時向縣教育局及科工信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全面履職,及時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安全專項整治和系統治理,從源頭上預防成年人參與電信網絡犯罪活動,已取得良好效果。
四是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長的第一道防線,為督促涉案未成年人父母依法科學履行監護職責,重視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和引導,及時發現、糾正問題隱患。西平縣檢察院會同縣委政法委等八家單位會簽《關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工作規定》,并推動全市首家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成立,聘邀5名家庭教育指導師,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座談會及一對一指導6次,包括小明在內的40余名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接受了家庭教育指導,有效提升家庭教育的“法治含金量”。
接下來,西平縣人民檢察院將繼續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關規定,進一步整合相關資源,會同政法機關、政府職能部門、家庭、學校等相關單位等盡可能無縫銜接好對未成年人的監管,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長筑起一道牢固防線。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