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案不能不了了之
石新宇
“朱令案”的受害人朱令于12月22日去世,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次日發布了這則消息。朱令出生于1973年,1994年冬和1995年春(約3月份)在學校至少兩次攝入致死劑量重金屬鉈,第二次中毒后昏迷多日幾近植物人,1995年5月經對癥治療后得救,但因為誤診時間過長、治療中的失誤,肌體受到嚴重損傷,并因輸血感染丙型肝炎導致全身癱瘓、100%傷殘、大腦遲鈍。朱令同宿舍的同學孫某被認定為投毒嫌疑人,但因證據不足,此案至今未破。
朱令去世后,不僅僅是清華大學官方微博,各大媒體和網紅都對“朱令案”作了報道,足見此案的關注度之高。此案關注度高的重要原因是投毒兇手至今未抓到。鉈是一種有毒的稀有元素,日常生活中見不到,但清華大學的實驗室里有這種元素,和朱令有交集的人中,唯一有機會接觸這種元素的人就是孫某,且孫某與朱令在一些事情上存在矛盾。接到報警后,警方很快認定孫某有投毒的嫌疑,但最終因證據不足沒有定案。更為要命的是,就在警方調查開始后,朱令的宿舍被盜,丟失的恰恰是可作為證據的朱令的隱形眼鏡和化妝盒等物。“朱令案”遂成離奇懸案謎案。
“朱令案”被廣泛、高度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曾經被認定為投毒嫌疑人的孫某有顯赫的身世,她的祖父是我國現代能源工業的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她的堂伯父更是身居高位。這不能不讓人聯想案件背后有什么貓膩。據報道警察訊問她8個小時后她被家人接走,訊問內容一直未公開。如今她定居澳洲,已經改了名字,過著十分安逸的生活。清華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朱令去世的消息,是否是在表達對“朱令案”未破的遺憾和朱令在校被投毒的內疚?各大媒體和網紅對此案的關注,顯然是對公平的呼喚、對正義的呼喚。
羅卡定律認為,凡是人經過的地方,必然會留下痕跡。“朱令案”看似離奇卻也不復雜,畢竟能夠接觸鉈的人十分有限,畢竟有投毒動機的人十分有限,畢竟有機會有條件進入寢室偷走朱令物品的人也十分有限。“朱令案”不能就這樣不了了之,公安機關應該重啟調查,這是民心,這是民意。現在的偵破手段和心理學知識在偵破中的運用比三十年前更加成熟,相信只要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定會有新的突破。不是說正義只會遲到不會缺席嗎?這件事上正義已經遲到了,但愿不要缺席。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