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藝術
文/朱國喜
胭脂色的太陽被云層半掩半露,秋風把荷花搖成歡喜模樣。我們穿過留莊稻田公園的大門,行走在萬畝稻田的木棧道上。欣賞即將成熟的大面積水稻,俯瞰留莊稻田公園的藝術畫,是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
留莊鎮是確山縣的大鎮,人口多是其一,大農業是其二。留莊鎮出名,是因為十萬畝高標準農田,是因為高標準農田里種植了優質水稻,是因為水稻富含一種叫硒的微量元素。留莊鎮出名,更因為留莊人把稻田種成了一幅畫,畫中有畫,畫中有景,畫中有情。從2014年開始,留莊鎮就著手畫這幅畫了,直到如今還在著色,還在精修。現在,留莊稻田公園還真像是公園,只不過與城市公園不同。城市公園有花草樹木,有小橋流水,有游樂設施,有城市氣息。
留莊稻田公園有的是一望無垠的純凈的水稻,有的是稻花自由自在飄香,有的是……走在木棧道上,水稻在腳踝邊搖曳,有的低垂著沉甸甸的稻穗,有的還在揚花受孕。成熟了的,露著謙虛的模樣,低著金黃的腦袋,盯著扎根的土壤,與那些仿佛還在青春期的水稻判若兩代。
一塊稻田或許引不起重視,千萬塊集合起來,就成了氣候,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留莊稻田公園給人的感覺是氣派,是震撼,是賞心悅目。登上兩座二十多米高的觀光塔,俯瞰萬畝稻田,那種感覺非親臨現場者難以言說。每一塊稻田都是一塊綢緞,無數的綢緞連綴起來,延伸開去,仿佛一片碧綠的泛著金色的海洋。那些稻草雕塑點綴在綠黃的海上,站在流淌于稻田的灌溉渠旁,是網紅中的網紅,吸引著兒童跑來跑去。穩重的大象、富貴的天鵝、活潑的青蛙、憨態的狗熊,稻草被巧妙利用,化腐朽為神奇。公園里最惹眼的還屬稻田畫,每年變換圖案,年年歲歲不同。
留莊人把水稻當作藝術侍弄,用綠、黃、黑三種色彩的水稻巧妙搭配,繪出不同風格的稻田畫,把表現中國民間故事與時代氣息的藝術有機融合,生動地呈現在游客面前。衣帶飄飛、展翅如蝶的梁山伯祝英臺,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劈波斬浪、承載著一躍沖天的戰機的航空母艦,以及反映交通飛速變化的確山火車站,都以別出心裁的圖案呈現在平展展的稻田里。游客們驚呼、拍照,感嘆著留莊人的奇思妙想、身手不凡。
將近十年的稻藝功夫,留莊的農藝師們早已經駕輕就熟。往年設計的“岳母刺字”“幸福一家人”“大熊貓”等稻田畫,都是經典作品,留在了游客的鏡頭里,刻在了游客的記憶里,載入留莊農業發展的史冊。穿行在寧靜的稻海上穿行在寧靜的稻海上,人只是配角,水稻才是主角。它們被夕陽涂抹了金暉,愈發黃得好看,不是顏料能調配出來的。
天地有大愛,人勤地不懶。留莊鎮黨委、鎮政府謀劃在先,不斷優化升級,帶動了農業、餐飲、休閑、娛樂等一體化推進,留莊稻田公園的效益立體化彰顯。
留莊,真的用農業做了一篇鄉村振興的“大文章”。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