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電影業加速復蘇 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11月4日,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福建廈門揭曉。梁朝偉(左一)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張云龍)寒潮來襲,北京的體感溫度已降至零下10攝氏度以下,但阻擋不了人們在年末歲尾的觀影熱情。在位于市中心西單商業區的首都電影院,賀歲檔熱門影片的黃金場次銷售緊俏。
據票房數據平臺貓眼的數據,截至12月18日,2023年中國票房收入為529億元。年度票房從去年300億元左右的水平躍升至今年的500多億元,刷新自2020年以來的票房紀錄,顯示中國電影業正加速復蘇。
目前,年度票房榜前十名均為國產片。電影數據平臺公布的自2011年以來的票房數據顯示,國產片包攬年度票房前十名的情況此前僅在2020年出現過一次。分析人士指出,人們對國產片愈發青睞的背后是中國電影整體的進步——國產電影越來越貼近觀眾的審美需求。
2023年中國票房收入于11月13日突破500億元。業內人士預計,全年票房收入最終將達到550億元上下,盡管低于2019年和2018年逾600億元的歷史高點,但與2017年水平相當,將是中國電影史上第四或第三高的年度票房。
“這表明電影市場總體恢復向好,影片供給端和觀眾需求端都在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票房數據分析機構貓眼研究院院長劉鵬對新華社記者說。
回顧全年,2023年春節檔表現出色,票房超過67億元,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二高的春節檔,僅低于2021年。暑期檔尤為亮眼,票房達到206億元,創造中國暑期檔票房首個突破200億大關的紀錄。國慶檔票房27億元,雖然相比2019年至2021年連續三年國慶檔40億元上下的成績遜色明顯,但高于2022年的15億元。
6月9日,電影《封神第一部》劇組亮相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紅毯儀式。新華社記者 辛夢晨 攝
影片類型豐富、題材多樣。其中,《滿江紅》和《流浪地球2》引發家國情懷共鳴;現實題材影片《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八角籠中》和《堅如磐石》話題性強、貼近生活;《封神第一部》被贊譽為中國人自己的史詩神話佳作,而《長安三萬里》則以獨特視角講述新古風故事。
“從總體上看,中國電影堅持現實主義路線,吸納中國電影傳奇敘事的傳統,更加密切地與當下主流觀眾群體對話溝通和良性互動,并在電影工業化方面不斷提升,這促成了中國電影整體性的進步和發展。”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中國電影消費正呈現出恢復性增長的良好態勢。
截至12月16日,電影數據平臺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票房的83%由國產電影貢獻,票房榜前十名均為國產電影。好萊塢影片《速度與激情10》以9.8億元的票房收入位列第12名,是排名最高的外國電影。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與國產電影受關注度提升相對應的是好萊塢電影對中國電影觀眾的吸引力在減弱。
“好萊塢主要依靠漫威電影和系列電影出圈,這些電影盡管呈現了富有沖擊力的視聽奇觀,但久而久之也讓中國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饒曙光分析,“同時,美國電影與中國人的生活缺少內在聯系,難以引起共情。”
劉鵬認為,好萊塢影片以工業化、視效等優勢見長,而近年來國產視效大片已屢見不鮮,“好萊塢影片若沒有強勁的口碑支撐,豐富多樣的國產片是觀眾很自然的選擇”。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