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重張歸來 老街坊多了郝云 《銀錠橋》帶您體驗地道北京味兒
由北京豐碩果實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京味喜劇《銀錠橋》,12月6日登陸國家大劇院·戲劇場。
二葷鋪再度開張
該劇制作于2015年,導演林兆華帶領一眾實力派演員,將京城的市井生活搬上戲劇舞臺。此次2023“驚喜版”由倪大紅和史可領銜,原創音樂人郝云加盟。二葷鋪再度開張,八年近200場,《銀錠橋》歷久彌新。
該劇講的是小飯館的故事,也是大北京的故事。在北京銀錠橋邊,一個普普通通辛勤開著飯館的小人物于五為了保住自己的這份祖業,為了留下一點真正的老北京味道,卷入了一場荒誕的騙局之中。在這場騙局里,每個人的人性也面臨著考驗。二葷鋪老板于五、老板娘五嫂以及老鄰居女兒孟甜、中介趙大偉、古董商人慶先生等人,在小飯館里粉墨登場,一場關于房子和瓶子的人間喜劇,正在上演。是“守”與“不守”的決定,是“變”與“不變”的掙扎,是“騙”與“不騙”的選擇,更是“人心”與“欲望”的博弈,活得體面還是守住底線,是觀眾和劇中人一起要面對的選擇。
新面孔帶來新活力
跌宕起伏的劇情,啼笑皆非的故事,輔以導演“忘掉傳統不用演,把這部戲當做生活流”的排戲風格,讓觀眾感覺“里面的主人公,仿佛就是街坊鄰居平時的模樣”,而觀眾經歷的則是一次沉浸式的“騙局體驗”,看完戲甚至會恍惚,自己是坐在故事里,還是置身事外的吃瓜群眾。
大幕拉開,熟悉的五哥和五嫂回來了。聽編劇說,《銀錠橋》的原型飯館重新開張之后改叫“胡同老于”,但“八年的時光就這樣過去了,五哥家依然沒菜譜,五嫂依然會把看不慣的客人用簸箕撮出去,老北京家常菜依然那么好吃,仿佛什么都沒有變。”此次2023年新版重啟,《銀錠橋》進行了全新升級,為觀眾帶來了不少驚喜。首先是視覺觀感上的變化,八年前的舞美是復刻當時的景色,連涼棚都是原樣搬到舞臺上。此次的舞美由王茂重新設計,在《銀錠橋》這樣一個排練方式以及演員的表演方式等都非常寫實的現實主義故事里加入了“詩意”。王茂表示:“我們把很多個平面的、立體的東西組織到一個畫面里,它好像是寫實的,好像又有點詩意。”
此外,《銀錠橋》的新面孔,原創音樂人郝云帶領樂隊成員走進二葷鋪變身話劇演員,他們的加入為演出帶來了新的活力。《銀錠橋》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述了一個胡同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在這個過程里,用郝云的搖滾歌曲做了串聯。他的歌曲充滿對生命意義的獨立思考,特別是《北京北京》,儼如《銀錠橋》天造地設的主題曲。
時間沉淀下的默契
“用靈魂排戲”的導演林兆華一直秉持著“只排打動自己的戲”,當年排《銀錠橋》,是因為于五的孤獨打動了他。編劇崔釋勻也表示,戲中于五,是她佩服的人,也是她寫得最痛快的一個人:“他是我心目中的精神貴族,不會因為世俗的評價而看低自己,就是想認認真真做好自己,做好飯。”
今年的《銀錠橋》,依舊是頂配演員陣容,最原汁原味的“銀錠橋”團隊。八年過去,每個演員都有實實在在的“成長”。倪大紅在表演中對于五的“孤獨感”和倔強有了新的解釋;史可的五嫂看著糊涂實則最為明白;蔡英男飾演的慶先生能編能騙還能逃,與崔永平飾演的趙大偉是“騙子”騙“騙子”……《銀錠橋》的演員們互相寄予著時間沉淀下來的默契。導演說“戲劇就是玩兒!”《銀錠橋》就是在認認真真地玩兒,玩兒中有思考,玩兒中有樂趣。
據悉,2024年1月4日起,《銀錠橋》還將在武漢、長沙、煙臺、東莞等城市的保利劇院進行巡演。文/本報記者郭佳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