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推動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風
駐馬店網訊(記者 許靜)隨著元旦臨近,西平縣出山鎮出山村村民韓國良也將迎來嫁閨女的好日子。“俺今年連酒席也省了,閨女和女婿選擇外出旅游結婚。”韓國良說。
二郎鎮表彰大會現場。
近年來,西平縣不斷深化移風易俗,破除各種陳規陋習,文明之花處處綻放,文明新風潤澤鄉里。
紅白理事會“理”出好民風
“提倡婚宴從儉,一桌菜金農村不超過360元、城區不超過500元”“白事禁止設宴,改為大鍋菜……” 12月4日,走進西平縣專探鄉趙寺村村民大食堂,墻上醒目的《紅事白事操辦指南》上,彩禮標準、隨禮標準、婚宴標準等內容一目了然。
“以前村里有紅白喜事,村民間相互攀比,大操大辦,造成鋪張浪費。有些家庭為了‘不丟面子’,甚至借錢辦事。”村紅白理事會工作人員表示,如今在村紅白理事會的操辦和監督下,辦事不講排場、不比闊氣,村民少了“人情債”,減輕了經濟負擔。
一位老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場新婚喜事為例,按照新標準,在大食堂辦,能比以前節省1萬多元。去年村里大食堂承辦紅白事20余場,為村民節省開支30多萬元。”
以往,高價彩禮讓人“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禮金讓人“送不起”。在推進移風易俗中,西平縣對全縣婚嫁彩禮統一“限高”,將限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婚俗陋習納入村民公約、居民公約,引導新人將文明節儉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今,在西平縣廣大鄉村,紅白理事會“理”出了好民風,鄉村文明水平大幅提升,社會和諧程度明顯增強。
家風家訓“訓”出好傳統
“與人為善、知書達理、勤儉持家、和睦共處”“盡孝敬祖、盡忠報國、盡情交友、盡職創業……”初冬時節,記者走訪西平縣盆堯鎮陳老莊村,許多家庭門前懸掛的家風家訓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實干興家、勤儉持家、向上向善、愛國愛家。”該村康鳳蘭老人向記者介紹自家家訓,“將家風家訓牌子懸掛于最顯眼處,既是提醒自己,也是教育子孫后代。進進出出,抬眼可見,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繼承優良家風。”
“每家的家訓都不一樣,這是村民道德評議會通過前期走訪,結合每家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的。”陳老莊村黨支部書記陳升輝介紹,全村常住人口700戶,有85%的家庭懸掛家訓,以家風帶民風、以民風帶村風、以村風促發展,進一步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村光榮榜”選出好榜樣
推動移風易俗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僅要推動家訓“上墻”,更要推動新風氣“入心”。西平縣在各鄉鎮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婆婆”等12類“鄉村光榮榜”選樹、“四香家庭”“文明家庭”“美麗庭院”“優秀村規民約”評選、“新事新辦好家庭”選樹等活動。據統計,近年來,該縣共選樹各級“鄉村光榮榜”典型人物36850人,打造120個“移風易俗”示范村,評選星級文明戶12萬余戶,推選1600戶家庭為“四香家庭”。
近日,記者漫步在盆堯鎮于營村的文明大道上,感到新風撲面而來。2023年,該村將文明大道打造成為“鄉風文明一條街”,在500多米長道路的兩側集中展示全村各類典型人物先進事跡的文圖介紹。
“以前村里開展評選活動,有的村民不積極參與,需要層層動員。現在村民到村委辦事都會問一句:咱村下一屆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是啥時候呀,我們要報名……這兩年,我們村有30余名群眾入選了省市縣‘鄉村光榮榜’,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已經逐步形成。”于營村黨支部書記張愛琳說。
鄉風淳,鄉村興。積極營造移風易俗濃厚氛圍,把家風家訓、好人好事、傳統教育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是西平縣“移風易俗正能量 文明西平新風尚”主題實踐活動扎實、有效推進的縮影。今年初以來,該縣按照“政府主導、群眾參與、重點突破、統籌實施、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著眼重點領域,解決突出問題,統籌兼顧,分類實施,奮力推動“移風易俗正能量 文明西平新風尚”主題實踐活動出彩見效,持續為培育文明新風、助推鄉村振興賦能加力。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