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文脈春秋》:觀一城文脈 知古今春秋
摘要:紀錄片《文脈春秋》通過記錄歷史文化名城在保護中傳承,在改造中煥新的發展故事,展示生活在這些城市中的人們銘記歷史、不忘鄉愁的積極精神風貌,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思考中國歷史發展和時代變遷內在演進邏輯的窗口,不失為一部內容翔實、形式新穎、底蘊深厚、情感豐沛的名城紀實影像冊。
每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見證者和傳承者。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推出的大型系列紀錄片《文脈春秋》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該片聚焦底蘊豐厚且各具特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結合政府整體式保護舉措與高質量發展成果,展現古城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煥發的新活力,凸顯城市建設中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城市文脈是一個城市源遠流長的文化聚合體,其間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步一景、一人一物都印刻著歷史的痕跡,記錄著精彩的故事,蘊藏著人類文明的巧思,并在時代的演進中不斷沉淀、更新。《文脈春秋》以細膩的視角深入每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深處,努力挖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坐標。如在《浙江·紹興》一集中,創作者對紹興具有代表性的黃酒文化、書法文化、橋文化進行深度解讀,進而引出對紹興區位布局、街區建筑、市井生活等諸多內容的介紹和展示,以豐富而唯美的影像展現城市變遷的文化脈絡。《廣東·潮州》從重繪版《潮州古城圖》切入,展現潮州三山一水抱城郭的山水格局、面向大江大海的廣博胸懷,同時結合歷史影像,展現潮州城市牌坊文化的獨特景觀。而《四川·閬中》以杜甫的《閬水歌》開頭,展示閬中山、水、城彼此相依的城市風貌,引發觀眾對古代人心中理想家園模樣的無限遐想。創作者通過展示這些城市的歷史文化,生動詮釋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發展形成的城市經營理念和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觀一城文脈,知古今春秋;入市井人間,尋煙火夢想。城市不僅是一個物質空間體、經濟體,更是一個綜合性的人文生命體。紀錄片《文脈春秋》以代表性人物為切入點,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剖面,以點帶面探尋古往今來的城市文脈,記錄現代化建設下的古城新貌,展現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比如《浙江·紹興》一集從王羲之講到王陽明,再到魯迅,表現一代代名家是如何不斷豐富人們對紹興的文化記憶的過程。這種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敘事手法,讓那些遙遠的歷史人物與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共同成為城市歷史的講述者、文脈傳承的踐行者,營造一種時空交錯的觀感,傳達人與人、人與文化遺產、人與城市之間的頻繁互動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來源的理念。
高新影像技術賦能,為這部紀錄片打開了更多想象空間。《浙江·紹興》中,創作者借助先進的激光掃描設備,將古建筑全角度空間信息轉化成影像數據,并將紹興古城的宏觀全景與微觀細節完美融合,給觀眾營造一種沉浸式的觀看效果。《安徽·歙縣》以航拍鏡頭俯瞰高低起伏的地貌,使觀眾深刻理解古徽州人寄命于商的生存選擇。在這些高新技術的幫助下,該片生動呈現歷史文化名城古建筑的形態構造與保護成果,讓觀眾對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和當下形成了更加立體全面的認知。
總之,每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都蘊藏著“何以中國”的答案。紀錄片《文脈春秋》通過記錄歷史文化名城在保護中傳承,在改造中煥新的發展故事,展示生活在這些城市中的人們銘記歷史、不忘鄉愁的積極精神風貌,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思考中國歷史發展和時代變遷內在演進邏輯的窗口,不失為一部內容翔實、形式新穎、底蘊深厚、情感豐沛的名城紀實影像冊。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對近百年來傳播理論發展的影響研究”階段成果)
作者:連水興、夏凌峰(分別系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媒介研究中心教授,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科研助理)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