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往知來|新四軍紀念館:鐵軍忠魂,穿越烽火
摘要:1941年1月25日,1000多名新四軍指戰員和各界代表在鹽城隆重舉行新四軍軍部重建大會,標志著這支鐵軍絕地求生,從此在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下肩負起華中敵后抗戰的重任。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新四軍是消滅不了的”,新四軍“已經成為華中人民的長城”。
12月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結束返京途中,來到江蘇鹽城市參觀新四軍紀念館。展廳里,一張張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個個模擬實景,完整展現了新四軍浴火重生、浴血奮戰的光輝歷史。
江蘇鹽城市,東臨黃海,西襟淮揚,因海而生,因鹽而興。
這是近日拍攝的新四軍紀念館。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新四軍紀念館是一座全面、系統反映新四軍抗戰征程的綜合性紀念館,館藏各類文物史料18000余件,其中珍貴文物572件/套,基本展陳從“民族危急鐵軍誕生”“抗日戰旗遍插華中”“重建軍部浴火重生”“兵民鏖戰堅持敵后”“戰勝困難建設根據地”“局部反攻擴大解放區”及“走向勝利鑄造輝煌”等七個部分,反映了新四軍八年抗戰、十年征程的烽火歲月——
這是近日拍攝的新四軍紀念館內的鐵軍忠魂雕塑。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1937年七七事變,中華民族正值生死存亡關頭。在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之下,繼中央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奔赴華北抗日戰場,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匯成又一道抗日洪流。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1941年1月,皖南事變震驚中外。新四軍軍部及駐皖南部隊9000余人在奉命北移過程中遭到國民黨軍隊包圍和襲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卻反誣新四軍“叛變”。
這是近日拍攝的新四軍紀念館展廳。新華社記者 黃玥 攝
失去指揮官、被取消番號、主力部隊遭遇重創,但堅持抗日初心如磐。1941年1月25日,1000多名新四軍指戰員和各界代表在鹽城隆重舉行新四軍軍部重建大會,標志著這支鐵軍絕地求生,從此在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下肩負起華中敵后抗戰的重任。
這是近日拍攝的新四軍紀念館展廳。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文物無言,歷史有聲。在這座收藏新四軍全史的紀念館內,還珍藏著一塊近兩米高、刻有570字的宋公紀功碑。
鹽城地處黃海之濱,飽受海潮、海嘯之苦。1939年的一場海嘯,僅阜寧一縣就死亡1萬余人。1941年,我黨領導下的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將修海堤作為頭等大事,并以鹽稅作抵免除群眾負擔,新四軍又克服重重困難,調撥12萬斤軍糧支援。軍民合力,僅78天就建成了一條45公里長的堅固海堤。
從宋公堤到惠生堤,從新四溝到雪楓堤,當華中大地遍布新四軍的為民工程,老百姓也從中國共產黨身上看到希望。1941年新四軍到達鹽城時只有萬把人,1945年離開鹽城北移時已經發展到7萬人。
正是軍旗跟著黨旗走,融入人民、依靠人民,我們黨才能在敵后心臟地帶建立根據地,保留星星之火,新四軍才能在日、偽、頑軍內外夾擊中縱橫馳騁,終成燎原之勢。
這是近日拍攝的新四軍紀念館展廳。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新四軍是消滅不了的”,新四軍“已經成為華中人民的長城”。毛澤東同志一語道破這支鐵軍的強軍之魂、勝利之本。
八年抗戰,新四軍先后對日偽軍作戰2萬余次,抗擊和牽制了16萬日軍和23萬偽軍,建立起8個抗日民主根據地。1947年1月,根據形勢需要,新四軍兼山東軍區與華中軍區合編為華東軍區,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
今天,賡續新四軍血脈的部隊遍布全軍。新征程上,鐵軍忠魂仍是激勵廣大官兵保衛祖國、維護和平、支援建設、搶險救災和鍛造世界一流軍隊、實現強軍夢強國夢的不竭動力。
在鹽城全市,遍布著248處紅色遺址遺存、128個烈士命名村鎮……紅色,不僅是一座城市最鮮明的底色,更是中華民族血脈里的傳承。
“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常讀常新。”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2月18日給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百歲老戰士們的回信中這樣寫道。
這是近日拍攝的新四軍紀念館廣場上的新四軍雕像。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新四軍紀念館內珍藏著全國唯一一份《新四軍軍歌》手稿,總會吸引參觀者駐足。廣場上,一尊新四軍戰士手持軍號的雕像,始終迎著朝陽。
記者:劉兆全、蔣芳、鄭生竹
視覺|編輯:唐興、賈伊寧
新華社國內部、江蘇分社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