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巡回調解團”為鄉村善治添活力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永奇 通訊員 賈 鵬)“幾十年的老鄰居差點因為宅基地的問題鬧僵,說白了就是點小問題,都怪我放不下面子,多虧了調解團的同志穿針引線,我和老鄰居又重歸于好啦。”近日,上蔡縣無量寺鄉五道廟村村民王永剛在“巡回調解團”的幫助下,與鄰居化解了宅基地糾紛,雙方握手言和,談起事情的來龍去脈,王永剛滿心感慨。
近年來,上蔡縣司法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預防在先、上下聯動、協同發力”的“巡回調解團”工作模式,扎實推動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整合資源,推動“巡回調解團”專業化。上蔡縣以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基礎,吸納轄區內行政執法職能部門和村居調解人員組建“巡回調解團”開展調解工作,將人民調解由“單獨作戰”發展為“群團攻堅”,最大限度整合轄區調解資源,有效提高人民調解工作效率。針對不同類型的矛盾糾紛,該縣構建以“巡回調解團”為主導、以相關部門為主體的化解模式,聘請鄉鎮(街道)干部、公職律師、法律顧問等為“巡回調解團”成員,推動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合力。在此基礎上,上蔡縣還運用互聯網思維探索打造“數字化巡回調解團”,在全市率先建成“智慧法律服務綜合平臺”,廣泛動員律師、村居法律顧問和“法律明白人”加入平臺,實現線下“巡回調解”和線上“隨時調解”有效融合。今年以來,全縣26個“巡回調解團”共調處各類疑難和歷史遺留糾紛736起。
規范調解程序,推動“巡回調解團”規范化。為暢通調解渠道,上蔡縣在各個村(居)公布“巡回調解團”聯系方式,定期公布巡回調解的時間和地點,引導村(居)民參與巡回調解,及時反映訴求和問題,每月5日、15日、25日開展集中摸排走訪,全面排查婚姻家庭、情感、鄰里、宅基地、經濟債務等民間矛盾糾紛,變“等案上門”“坐堂辦案”為“主動排查”“巡回調解”,對能當場調處的矛盾糾紛進行現場化解;對重大、疑難、復雜矛盾糾紛,建立臺賬,梳理研判,集體會商,形成具體調處方案,適時開展“巡回調解”。“巡回調解團”成員定期回訪當事人,督促協調化解事項的落實,及時掌握當事人的思想狀況和行為動態,防止糾紛反彈。
以案釋法,推動“巡回調解團”社會化。上蔡縣選派經驗豐富的人民調解員、律師、法官等對“巡回調解團”有關人員授課,組織開展“巡回調解團”調解現場觀摩培訓,加強法律理解、調解技能等專業能力培訓。邀請當事人所在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委干部、鄰里鄉親等具有影響力的人員參與調解旁聽,特別是充分發揮“五老”調解員人面熟、懂鄉俗、重親情的調解優勢,疏導化解大量矛盾糾紛。如邵店鎮一村民因鄰里糾紛,情緒異常激動,且身藏利刃。當地“五老調解員”胡少靈利用鄉俗民情反復析法明理,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成功避免了一場“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參與“巡回調解”的調解始終堅持在普法中以案說法、在調解中普法相伴,充分發揮“巡回調解團”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優勢,讓當事人及廣大群眾都能受到良好的法治教育。去年9月,山東某村民到上蔡縣尋找失散多年的女兒,對方因撫養8年感情深厚,堅決不同意歸還。在雙方當事人、親鄰和當地20余名群眾參加的巡回調解現場,調解員耐心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規定,讓法治意識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最終贏得當事人的感情認同,使失散多年的女兒順利回家,起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新征程中,上蔡縣司法局將錨定調解工作的新目標新任務,聚焦群眾需求和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質效,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設持續貢獻力量。”11月24日,在河南省調解工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時上蔡縣司法局局長蘇國忠說。
責任編輯:劉永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