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一號線上演生死營救
摘要:等待救援的過程中,馬威望憑借學習經驗,將老人假牙取下來,為他實施了一輪輪的心肺復蘇術:胸外按壓30次、2次人工呼吸為一循環,5次循環為一組……120急救人員趕到后又使用站臺配備的自動除顫儀為老人除顫,一直持續15分鐘左右,急救人員趕到站臺,此時老人已經恢復了輕微的意識。
北京地鐵一號線上演生死營
救施救者名叫馬威望 平輿籍醫學研究生
駐馬店網訊(記者 郭建光)面對北京地鐵一號線上突然昏迷的七旬老人,平輿籍醫學研究生馬威望連續對其進行15分鐘左右心肺復蘇術,用自己的專業專注助其跑贏了死神。
(視頻截圖)
馬威望救人現場視頻一經同行乘客發布,就引起很多人的共鳴,贊譽紛至沓來,稱贊他:“專業對口,專業手法”“學以致用,醫者仁心”“面對陌生人,嘴對嘴,心肺復蘇不是誰都能做得到……”
“當時來不及反應,判斷老人需要心肺復蘇后,我就跟家屬說‘我是學醫的,我會做’。心肺復蘇是每個醫學學生的必修課,上課學、考試考、實習練,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
事發后,馬威望這樣回應。
馬威望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在讀研究生,11月1日下午3時,他從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實習結束搭乘地鐵回校。途中經過北京地鐵1號線建國門站。“突然坐在我一旁的老爺爺倒在我肩上,起初我以為他打瞌睡了,但下意識地連續呼喚老人并沒有任何回應。”出于醫學生的本能,他判斷老人極有可能陷入昏迷。
與老人一起出行的還有一位老人和一位年輕人,面對突發狀況二人束手無策。在馬威望的提議下,他們一起將老人抬到最近停靠的建國門站站臺施救。經過現場檢查,發現老人已經出現了心跳、脈動和脈搏幾乎消失,四肢不溫等情況。站臺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搶救突發昏迷的病人真的是在與死神賽跑。等待救援的過程中,馬威望憑借學習經驗,將老人假牙取下來,為他實施了一輪輪的心肺復蘇術:胸外按壓30次、2次人工呼吸為一循環,5次循環為一組……120急救人員趕到后又使用站臺配備的自動除顫儀為老人除顫,一直持續15分鐘左右,急救人員趕到站臺,此時老人已經恢復了輕微的意識。
馬威望是平輿縣東和店人,后來一直在平輿縣城讀書。“學醫是為了完成一個夢想,希望通過學醫來拯救更多的患者。”電話中,馬威望告訴記者,他跟著在縣城做生意的母親讀書,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醫生。他的家人都很支持他的想法,高考時他以優異的成績報考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專業學的是針灸推拿,研究生專業學的是中西醫結合臨床骨傷科。經過7年苦讀,已經研二的他跟著導師學習,同時通過實習接觸更多的患者,這為他將來真正走上醫療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學醫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更要有一顆醫者仁心。”馬威望不僅用搶救昏迷老人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更決心刻苦讀書,將來做一名合格的醫生。
事發后老人家屬多次聯系他表達了感謝,并說老人目前正在醫院治療,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身體正在恢復。“得到這個消息我真的很高興。”馬威望表示,他救人是出于本能反應,更如同醫療一線上遭遇的突發患者,“根本來不及考慮其他,只想著拼盡全力救人。”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