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頭走一走:好戲連臺 文化展演市場有多火?
摘要: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如今,搶演唱會門票、曬演唱會視頻成為不少成都人的日常,營業性演出成為城市消費大爆款。記者:龍泠宇、唐文豪、李倩薇、袁秋岳、董小紅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今年,成都人的朋友圈被各類文化演出頻繁刷屏。演唱會、音樂會、音樂節、話劇、展覽……掀起陣陣“搶票熱潮”。
從舊工廠遺址到充滿文化和藝術氣息的知名景區,位于成都市成華區的東郊記憶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天府文化展館聚落,今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700余場,入園人數約800萬人次。
觀眾在ARTE全沉浸式美術館內拍照留念(11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傳承千年的文化基因,成都正在著力打造國際音樂之都。成都城市音樂廳又被叫做成都的“城市會客廳”,每年在這里進行的數百場演出,豐富著成都市民的文化生活。
春熙路商圈旁的大慈寺國際青年社區劇場,是由退休川劇演員和愛好者一起打造的文化空間。在這里,人們既可以感受城市地標的繁華,又可以和老戲迷們一同沉浸在傳統川劇的文化魅力中。
觀眾在大慈寺國際青年社區劇場觀看演出(11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如今,搶演唱會門票、曬演唱會視頻成為不少成都人的日常,營業性演出成為城市消費大爆款。據不完全預計,2023年成都市各類營業性演出14330場次,與去年相比增長188%,1-10月成都音樂產業整體產值規模為463.8億元,吸引觀演人數480萬人次。
多樣的文化演藝市場既滿足了市民多元的精神需求,也為城市消費帶來了更多活力。
記者:龍泠宇、唐文豪、李倩薇、袁秋岳、董小紅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