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安全教育”強制打卡,為形式主義糾偏
摘要:當然,叫停安全教育平臺強制打卡后,家長們也別“大撒把”,安全事故的發生沒有“指定地點”,安全教育也從來不分課堂內外,安全教育的“家長作業”沒有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意識到潛伏在身邊的風險,依舊是家長職責。
“終于取消打卡了。”
據海報新聞報道,近日,一則關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臺打卡”的消息引起了公眾關注。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后廈門、成都等地紛紛下發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臺打卡的強制要求。
安全教育有多重要,自不待言。然而,叫停安全教育強制打卡學習,卻讓家長和老師都松了口氣。這當然不是說安全教育不重要,恰恰說明安全教育絕不能流于形式和任務,甚至成為家長和老師的負擔。
事實上,安全教育直接關系到青少年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有專家指出,通過科學的安全教育,能提高學生們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有效避免的。顯然,這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一步。
鑒于此,2013年,教育部基礎一司委托中國教育學會開展安全教育的相關實驗和試點工作,選擇適當地區建立安全教育平臺。其初衷,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水平。而打開“安全教育平臺”App上的安全教育專題,能看到相關內容都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設計的,且都是通過通俗易懂的動畫來傳播安全知識。
無論從安全教育的出發點還是設計內容而言,安全教育平臺本身并無不妥,權威專業的安全知識,能幫助學生掌握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但多地要求每日強制打卡,導致“學生沒時間看,家長應付著看,老師催著看”,這就沒有意義了。
在各地實踐中,還掀起了安全教育平臺“收看競賽”,為了爭得所謂的第一,為孩子專門設計的安全教育課程,卻需要家長使用手機“強制完成”。而在“完成率納入教師和學校評比”的重壓下,老師也成了天天打電話的催更“客服”,甚至有一些機構和個人以“代打”名義,為家長提供有償“打卡”服務。這樣的“打卡式”安全教育,學生能學進去多少,的確該打個問號。
在此背景下,多地叫停強制打卡學習,就是在糾正這項已然走偏的安全教育,使家長不再受困于每天的打卡任務,讓教師也能專心教學,這也是一項重要的教育減負。安全教育是時候回歸本源——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能力,而非追求在線打卡和排名。
而從各地的通知來看,安全教育并沒有被擱置,反而是從線上搬到了線下,從手機搬到了課堂,通過每月的安全教育班會課,讓學生們得以更有成效地學習安全知識。
這也就要求教育部門和學校,安全教育不能停留于紙上談兵,不僅應納入相關的課程體系,側重與實踐結合緊密的應急安全演練也必不可少。
當然,叫停安全教育平臺強制打卡后,家長們也別“大撒把”,安全事故的發生沒有“指定地點”,安全教育也從來不分課堂內外,安全教育的“家長作業”沒有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意識到潛伏在身邊的風險,依舊是家長職責。
而不再承擔打卡任務的安全教育平臺,不妨更加專注于優質課程開發,成為安全教育的知識庫,線上線下都能利用起來,以滿足學生、家長主動學習的需要,也更好實現安全教育初衷。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